趋势网(微博)讯:
在大学时代陪伴我最多的互联网产品,除了豆瓣还有人人(人人网,下同)。
伴随着千橡收购、校内更名、赴美上市,人人被投资大师和“产品大痴”陈一舟带领着一步一步沦陷,最终成为几乎被抛弃的社交黑洞。有网友戏称,陈一舟将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的同时,也将“中国的Facebook”变为了“中国的非死不可”。坦白地说,我对校内网是有感情的。它见证了我的大学岁月,记录了“勾引妹纸”的痕迹,打发了很多无聊时光。不过如果不是为了这篇文章,我都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胖东来宣布员工结婚不允许要或付彩礼 贫困生一年旅游20多地引争议 高三女生被灌醉后遭强奸致死
拨开战略、管理和大环境的云雾,我认为,产品变质才是导致人人如此惨淡的真正原因。
王兴离场,人人灵魂丧失
王兴是校内网的创始人,也是灵魂。清华无线电专业本科毕业后,王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特拉华大学,师从MIT(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个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修读博士期间怀揣着创业梦想,登上回国的班机,开始互联网创业。在试过多类社交网站后,最终选中了校园社交这一细分领域。社交网络的翘楚Facebook也是一款发源于学生宿舍的哈佛校内交友社区。但王兴没扎克伯格幸运,他并未如愿将校内网变为一个全民社交帝国。
在2006年,也就是笔者上大学那会儿,校内网已经发不起工资了。随着用户量暴增,服务器和带宽扩容的需求已无法满足。这不是王兴不善经营,而是社交网络在当时的盈利模式极为单一:展示广告。校内网初期在广告市场并无任何议价能力,而王兴因为社交网站领域的多次创业,对用户、社交网站和产品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在王兴的产品观里面,商业利益是不会完全压倒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长远利益的。
校内网最初具备特别的产品气质。有些极客范儿,自定义功能强,内容质量控制严格、骚扰少、好友互动多。缺点是到后期访问量负荷过重的时候网站响应速度越来越慢。太过个性化的模板则让网站页面风格五花八门甚至暗藏恶意脚本。
王兴以200万美元贱卖校内网,解决了员工工资问题,却未能解决产品存在的这些问题。校内网至此失去了灵魂,成为陈一舟资本游戏的一颗棋子。
陈一舟进场,人人被资本奴役
陈一舟是资本大师。ChinaRen、猫扑、DoNews、校内网、软银投资、艺龙、唯品会等资本操作,无一不显示陈一舟是资本大师。说得再直白点,陈一舟是一位擅长低买高卖的投机大师。资本与产品往往是矛盾的。这就是陈一舟做不好产品的原因。说他搞投资没精力,或者没张小龙的产品天赋,这都不是理由,因为打造产品的是团队。核心原因在于不懂产品或者不想懂的决策者在资本欲 望面前迷失了。
据人人网前创业项目风车网CEO陈晓峰透露,陈一舟经常说“我给你导100万人人核心用户过去,这个产品能够自己起来吗?”,背景是人人股价从20美元跌到3美元了,陈一舟为短期尽快取得成绩急不可耐。因此,他对创业项目没有长期投入的耐心,随时可以关之大吉,然后跟风做其他市场热门产品,尤其是资本市场热门的团购、视频等。
陈一舟在资本的引诱及压迫下,根本无法胜任产品领袖者的角色,同时还影响产品团队,进而影响产品。对产品盈利指标要求过快、过急以及野蛮的“导入用户”的运营方式,严重透支产品的未来和伤害用户。创业型产品,陈一舟去买一个回来比他内部创业做一个更加稳妥。收购立竿见影,创业则是持续投入结果未卜。这是人人没有做出能与微博、微信类似产品的深层次原因。
每一款好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产品团队,有一个领袖角色赋予产品生命,打磨产品气质和决定产品方向。我们通常称其为产品经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整合资源来完成产品目标;也是一个很好的平衡者,平衡产品生命周期的各种矛盾,例如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的矛盾,长期战略利益和资本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还是一个很好的控制者,控制产品的欲 望,控制产品的质量,控制产品的形态,甚至通过产品控制用户。
显然,陈一舟没能承担好这个角色。陈一舟带着人人网,走向了被资本奴役的深渊。
学生离场,人人变得寂寞
陈一舟接手校内网后,大跃进地开展对校内网的升级换代,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校内网一度更加稳定,但只是一度。大改版则让校内网风格更加清新,限制用户自定义功能保障风格一致,以及加强了用户隐私的管理。在王兴离开校内网、创立海内网期间,校内网还宣布支持高中生和白领。为了将用户群从大学生进一步拓展到所有人,2009年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
更名并未带来转折。2009年是新浪微博成立的年头。同年QQ空间取得强劲增长,年末活跃账户数同比增长158.6%至3.878亿,成为中国最大社交网络。同期人人网注册用户数仅为1.2亿。
人人网更名没错,但太晚。其意识到真正竞争对手并不是开心网,而是QQ以及移动端微博时,恍然大悟启动更名策略以及配套的校园外战略,却仍然未能扭转败局。不可思议的是陈一舟在2008年便宣称SNS战斗已经结束,千橡胜出。正是这种自大情绪让人人网失去了一次次未来的机会,忽视了一个个隐形的强大竞争对手。
任何优秀产品出发点都是解决用户的痛点、本质需求。对SNS来说就是要解决用户的社交和摆脱寂寞的需求。但人人网正在让用户更加寂寞。
学生离校后,很多人离开人人网,很多大三、研二学生在离校前便已选择其他社交工具如微博。很简单,哪里有朋友,哪里有社交。而新生入校之前的注册率和活跃度也在不断下降。因为微博已经可以找到学长学姐并且实现所谓社交了。
一直无法去校园化,是人人最大的痛。尽管他们做了很大努力。
驱逐学生,人人自掘坟墓
已经保有的用户,也正在被人人“驱逐”离境。
人人网在重重压力下透支自己的未来。在用户看来疯狂的消息推送、疯狂的游戏邀请、疯狂的强制关注、疯狂的页面广告,正在将人人变成一个游戏平台、通知平台、垃圾信息平台,疯狂的人人已经忘记自己的初心:社交网络,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和分享生活。
用户登录人人后发现,自己被强制关注人人旗下糯米网的公众主页,于是,大量的团购广告流奔涌而来。这就是陈一舟所说的“导用户”。永远清空不了的消息通知请求(主要是游戏邀请或者自动产生的通知),则让有强迫症的我觉得多开一秒人人都是一种痛苦。谁都知道,那是人人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以及推广点击效果而不顾用户体验的设计。
人人的内容分享也正在走向低质和同质化。心灵鸡汤、星座物语、冷笑话、四六级考试宝典等信息占据主流。作为一名曾经的重度用户,我能在人人首页看到最新的好友照片是三年前上传的。我现在已看不到任何好友状态更新(可能有微博同步过来的),满屏皆是营销账号、僵尸好友、山寨公共主页泛滥。没原创、少互动、少流通、骚扰多,人人网已经成为一个低质、二手、非主流信息聚合之地。人人向兴趣社区、内容挖掘服务等方面转型梦碎。
至于产品创新,人人对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产品亦步亦趋。时间轴、Pinterest、签到等五花八门的功能杂糅在一起,但是加载速度却让我恍惚是在手机上使用人人网。至于真正的人人手机客户端,我已不打算做任何尝试。
凡此种种都是在驱逐他的老用户,同时将新用户拒之门外。最近半年中人人的Alexa流量排名已经从TOP19降落至25。
人人在恶劣现状下,在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严重透支自己的核心资源:用户。用户是人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开发者离场,人人自我陶醉
任何一款互联网产品在用户数达到亿级之时,都得思考开放的问题。
将自己的用户、资源共享给第三方,形成一个繁荣的平台生态圈,即让用户需求在自己的平台便捷、多样化地被满足,也与第三方开发者形成一套和谐的合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开发者必须抱着开放、合作和服务的态度,才可能实现与开发者、用户、广告商的多方共赢。
社交网络国际优等生Facebook在2007年便开放API。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聚集了20多万位开发者的45899个应用。这些开发者和应用极大地增加了Facebook的吸引力。而国内优等生QQ则在360挑战之后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形成了围绕企鹅的生态圈。
人人网在2008年便推出的开放平台,但目前却成为开发者敬而远之的开放平台。这并不是因为人人的用户和流量下滑,而是人人开放平台多年积累的弊端终于尝到苦果。开发者zuoqun甚至撰文直呼“请放弃人人网开放平台,它不值得你为它投入的每一分钟”。这在开发者界获得大量共鸣。不友好的API设计及粗糙的文档、审核的官僚作风和极差的服务意识都让开发者深受折磨。由于痴迷于追逐短期利益以及强势的作风,人人网养成了看到好的第三方应用就自己做一个的坏习惯。这是开发者最大的忌惮。很多开发者们选择远离人人,不再为其送货上门。
人人网在封闭的角度自娱自乐。
一款本有机会成为中国Facebook的社交网络产品,硬是在一个资本大师的带领下,作为资本游戏的一颗棋子被折腾到现在四面楚歌的境地。在感到回天乏力之时,App刷榜遭苹果集体下架、内斗裁员、无线用户数放卫星等消息不期而至。也许这一切还只是人人这艘大船在风雨飘摇中出现的我们看到的一些裂缝。
工地的什么铜料可以卖200多万啊,打破了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