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 O2O电商概念的崛起,让一众偏传统的大企业找到了变身线上“霸天虎”的契机,其中最大的两股势力,一个是苏宁,另一个是万达。比较两家当前的线上资源,毫无疑问苏宁遥遥领先。但是即便苏宁易购流量早就超越1号店、当当、凡客,并且收编红孩子、PPTV等影响力品牌,然而它自身的互联网品牌印记却难以深入人心,就好像“苏宁云商”市值明明好几百亿,却还在中小板上当大佬一样——大部分的旧势力,都没有一个不破不立的决心。
兰州交大情侣楼梯间发生不雅行为 男子打赏女主播400万自己啃馒头 金正恩:朝鲜半岛核战争一触即发
无可否认,苏宁确实做过几件在互联网行业刷存在感的大事。2012年8月,苏宁与京东大打价格战;次月以6600万美元收购红孩子;2013年10月,苏宁联合弘毅投资出资4.2亿美元收购PPTV;2014年首张虚拟运管商SIM卡曝光,来自苏宁170号段;最长的一条战线当然是苏宁易购,已经从3C产品主打转型成了SKU超300万的电商大平台。除此之外,苏宁自建物流苏宁快递,设立苏宁美国研发中心暨硅谷研究院,6月份值阿里入股恒大之际同巴萨进行商业合作,先后都赚足眼球。问题在于,如此之多的互联网公司题材,苏宁几乎没有一次表明“网络身份”,尤其是收购PPTV一事,更被广大媒体贴上了“跨界”的限定词,白白错失最大的验身机会。
不仅是身份认知或者说品牌概念塑造问题,在业务构成上,苏宁线上线下搞两张皮也对O2O可谓极为不利,苏宁易购仅占SKU十分之一的3C产品,到了线下门店则是100%的主角,竞争对手也由京东天猫一号店变为迪信通国美。据我所知,迪信通的O2O可行性比较高,它就是通过整合移动联盟(一站式手机软件服务平台)等线上资源提供线下增值服务,从而吸引到店消费及二次消费。某疑似为苏宁O2O捉刀的媒体强调的线下体验,竟然是那里有免费WIFI和空调。
苏宁3C业务的O2O都难言胜过迪信通
事实上,玩O2O,除了供应链尽在掌握,要突出线下服务体验,内容营销在所难免。而那些由JBAT3M领衔的互联网大佬,除了马化腾李彦宏相对内敛低调跟静默,各大掌门哪一个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张近东偏偏连个人微博都没有,着实令人震惊遗憾。苏宁易购官V则等于有奖转发+优惠券。
那么放眼全苏宁呢,毕竟12万员工的数量秒杀BAT,难道国足附体,找不到一两个会耍嘴皮子的?这里便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苏宁的团队建设。从学历成分来说,苏宁1600家门店的销售人员普遍无缘高等教育;从引进人才来说,苏宁待遇缺乏竞争力,每年来了又走的年轻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就管理而言,老一辈苏宁人主导的企业文化过于刻板,难以被80后90后认可并传播;更糟糕的是,苏宁还被曝欠薪……
苏宁易购快递员讨薪
相比之下,万达哪怕互联网轻资产一无是处,却有一个公认的土豪形象。尤其是王大公子最近补上一句“我交朋友不在乎钱,反正都没我有钱”,俨然就是“土豪我们交朋友”的续作。所以只要万达真心想玩O2O想做大电商,最好的金字招募广告已经打出去了——我们万达有钱。
也正因为不差钱,万达电商始终缺少一些危机感,CEO龚义涛3月份逃离万达后,留下的似乎是一个无甚人气的万汇网和一页页O2O规划。意识到不能单干,王健林年中总结时干脆表态,万达电商所有网上资源统一划给电商公司,甘愿成为各大电商的一个“衍生品”。而为了体现万达主体地位,万达电商还会积极吸收各大电商的资本,使前面这种资源互换关系,可以像内部消化一样自然。反观苏宁,几年来一直和阿里京东两大集团硬碰硬,已经不容易找到强强合作的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另有一大优势——染指娱乐行业,旗下AMC、万达院线、万达影视所覆盖到的核心消费者,大多是在微信、百度贴吧、豆瓣等社交工具上传播能力很强的人,只要万达O2O有真材实料,稍稍投入一些推广回报,即能顺水推舟做好社会化营销。
综上所述,苏宁O2O称雄要洗白的地方实在太多,万达O2O重金虽然没有砸出一个高开高走的局面,能够及时刹车,改换自我定位为电商巨头们的落地重镇,策略还算高明。
至于接下来万达到底能不能为O2O代言,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于四点:
一、万达实体资源的整合
二、为合作电商提供一个流量、软妹币回报丰厚的线上“衍生品”(万达电商所有网上资源)
三、万达O2O品牌公关传播策划能力
四、各大电商的配合程度
最后再做一个补充,当初万达集团因没有拿到地产股船票而无缘上市,眼下它要IPO必须另辟蹊径,O2O电商便是一大好题材。
工地的什么铜料可以卖200多万啊,打破了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