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农村智障女性遭数次性侵产女 19岁孤儿被骗到郑州4天没吃没喝 王宝强被举报涉嫌欺诈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最近悄然火起来了,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综艺节目,如优酷的《男神女神》、爱奇艺《奇葩说》、腾讯视频《你正常吗》等。
其中《奇葩说》在播放量与关注度等方面表现非常抢眼。该节目是2014年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由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目前《奇葩说》总播放量已过亿,微博阅读量破10亿,百度指数从500升至153527。
有评论说,网络自制内容正在由粗制滥造的1.0时代迈向精细程度与电视节目相媲美的2.0时代。此外,网络原创内容也在推动着广告投放模式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网络内容在用户反馈上更快、节目调整上更迅速、内容更新鲜贴地气。
自制综艺的兴起
要说视频门户网站们正式发动“自制综艺节目”是从2011年开始的。
2010年一年间,各视频网站关于电影、电视剧资源争夺已大幅提升这些内容的网络播放权售价,热播电视剧一集涨十倍的情况并不鲜见。同质化也异常迅速地在视频世界中出现。如何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寻找自己的独有竞争力成为关键。 “综艺”一栏,并不是视频门户网站们的最主打项目,一般的排列,都是电影、电视剧、然后才是综艺。但综艺节目又是视频网站能够参与自制最可行的入门砖, 2011年5月27日,优酷网上线第一期《让梦想飞—中国最牛人》自制节目,成为该网站最火的综艺节目。
到2014年,网络自制综艺可以说是达到了井喷状态。
“奇葩”的时代
互联网平台相比传统平台给予了原创内容更大的空间,对《奇葩说》节目本身网络评论也多为言语犀利、开放、无节操为主。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最大的价值是与众不同。我们就是要用‘奇葩’去框定和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或经历不同,或感受不同,或天赋不同,总之,他们有力量让自己不同,在人群中能被人很快识别出来。”《奇葩说》主持人马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回应为何选择奇葩作为切入点。
“40岁以上的人请在90后的陪同下收看!”在节目中,将90后的独特诙谐展现得淋漓尽致。制片人牟頔直言,《奇葩说》就是做给年轻人看的。“我们只是在探索这一代年轻人的语言方式、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我相信正能量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是青春、阳光,而年轻人就有正能量。”
不难发现,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是否具有辨识度成为能否具有关注度的重要考量因素,而关注度代表的影响力往往可以兑换成某种商业价值。奇葩虽是夹杂戏谑、调侃意味的称谓,却代表着独一无二的标签化特征,你可以不喜欢奇葩,但是却无法阻止他们迅速走红。
背后的社会迷思
无论是言语出位,还是行为过激,在“奇葩”丛生的乱象背后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语境和社会语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田园认为,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极度亢奋和焦躁的状态,社会整体的认知迷思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众在多元价值取向下的精神困惑。
一方面,就微时代的个体心理而言,玩着微博、刷着朋友圈、拼着弹幕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更乐于以反传统、反秩序、反道德、反崇高的行为方式,高调宣布自身与中心话语的脱离,他们标榜自我,同时敢于放逐理性,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另一方面,“以多元性、边缘性、悖论性、差异性为标志的后现代审美思潮打破了传统主流审美庄重、稳定、正统的逻辑规则,模糊了高雅与大众、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而呈现出无中心、无深度、无根据的情感向度,使人们倾向于追逐平面化、浅层次的“愚乐”狂欢。
事实上,在背离传统、围观审丑的背后,常常隐约可见的是专业操盘手的身影。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到后来的凤姐,再到现在的庞麦郎,这些“奇葩”走红的背后无一不是职业化营销团队包装的结果。
狂欢过后的底线
“狂欢与围观的背后,公众专注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被撕碎飘荡在众声喧哗的广场上空,作为专注与思考能力缺失的后遗症,人们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田园感叹,狂欢之后,人们往往无法在人群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奇葩说》节目里的辩题并不是随便拿出来的,牟頔说:“节目组从网络上去寻找最热的话题,同时通过与一些合作方如知乎等媒体的合作,会有几百个题库,这些辩论话题我们会在网上征集网友的意见,也会进行内部投票。像一些票数呈现压倒性的问题我们是肯定不会选的,因为没有争论的必要,我们的话题都是能够代表两种群体,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并根据题目的可操作性确定出辩题内容。”
牟頔还表示:“《奇葩说》虽是一档网络综艺节目,但每期辩题都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在娱乐的同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以独特的视角用不刻意的形式慢慢转变年轻人对问题的思考,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时间会对畸形的围观狂欢给予矫正。奇葩营销和娱乐喧嚣都应该保有一种底线,存有一种敬畏。《奇葩说》节目的走红也恰恰是因为它坚持了并不奇葩的节目定位,不管使用怎样出格的言辞和犀利的话语,但最终都会将话题引向涉及人性的严肃讨论。
这么看起来这学生还挺励志,赚了这么多钱去旅游,助学金才多少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