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你对以下描述的情况是否感同身受:
“我睡觉时通常会将手机放在我的床头柜上,所以每天早晨醒来,我总是必须先用手机检查一遍邮件之后才会起床。我该如何改掉这个“坏习惯”,并且不会因此而深感不安、害怕错过了重要的邮件?”
大多数人因为使用手机作为早晨的闹铃,或者仅仅只是因为习惯而将手机放在床头,伴着手机一同入睡。如果想改掉“不检查邮件便无法起床”的习惯,我将建议你首先去买一个闹铃代替手机放在你的床头。毕竟将手机放在离你如此之近的床头,以至于你一伸手就能够到,这对你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栗子”:我是个十分喜欢吃M&Ms豆的人,如果我将M&Ms豆放在办公室或者家中,那么我将会不自觉地把它们全部吃掉,并在此之后由于吃太多零食而感觉到不舒服。它们实在是太诱人“犯罪”了,因此我绝不会将它们放在我的抽屉里或者食品架上这类我触手可及的地点。同理,为你的手机找一个夜间的新去处吧,不要再将手机放在你的床头柜上。
接下来,针对早起之前不立即检查邮件就会感觉不安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先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如果你没能在早上6:05检查你的邮箱,将会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你设想出来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吗?它真的确实可能发生吗?
最后,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吗?
愧疚感与“理应”如影随形,这便是“理应”的坏处,它们可能不受你的控制,轻易地使得你不堪重负、无法分辨出什么是你真正需要、应该专注做的事情。
那么,在早上6:05就检查你的邮箱真的是你必须要做的吗?如果你对于以上问题能够回应以一声响亮的“不”,这便是极好的,因为你已经初步掌握了我接下来要讲的“P.O.W.E.R. No”法则。
以下是对“P.O.W.E.R. No”法则的简单解释,当然“P.O.W.E.R. No”不仅仅适用于上文中的情形,在所有你觉得“应该”、“必须”、“理所应当”做某事时,你都可以运用“P.O.W.E.R. No”法则。
优先(P):当你脑海中的声音告诉你:你应该完成某项任务、推进某个项目、参加某个会议、在早上6:05分就检查邮件、学习做纸杯蛋糕时,首先权衡一下哪些事情是应该马上就做的?为了能够将这些事情正确地排序,你需要问问自己:对你来说,是公司的项目更重要还是家庭的事务会更加吸引你?
机遇(O):这些“理应”做的事情分别将给你带来怎样的机遇?这些机遇中有让你特别在意、值得你额外关注的吗?经过如此的思考,那些你真正需要关注的“理应”会闪闪地发出光让你发现它。
谁(W):这些“理应”做的事项是由哪个人或哪些事物引发的?童年的回忆?杂志上的某支广告?还是因为你的同事?
期望(E):驱使你做这些事情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谁的期望?你的经理?你的母亲?你的配偶?你的孩子?或者是为了社交?
本质(R):看清这些“理应”的本质。它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们对生活中我最看重的部分是否有积极的作用?这两者是否能够契合?
运用“P.O.W.E.R. No”法则,你可以对生活中“理应”做的事项进行一次重新的认知和筛选,从而得到一个清晰、考虑周到的结果。
想一想,如果你能够意识到充满收件箱中的信件其实只是别人的需求,那么你会选择专注于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梦想还是继续忙碌于迎合别人的需求?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郝健与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