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智能代步车这么多,但目前看,仍然没有一个真正靠谱的,或者说真正的爆品。
更宽泛地看,这类项目主要分为这几类:
1、平衡车类,包括独轮、双轮、大轮、小轮、滑板等等之类,典型代表Ninebot、Solowheel、乐行等等。
2、自行车类,基本以传统自行车的形态为基础衍生,进行差异化,BeginOne、曲奇、云马、小海豚,如果乐视也算的话,归在这里;张向东的城市车不管智能与否也在这一类。
3、电动车类,理所当然,主要由电能驱动的两轮车,形态与传统电动车相近,牛电、Citycoco等是代表。
智东西从去年到今年,接触了很多这样的项目,和创始人聊,大家都能聊出自己的情怀、与众不同、业界第一,出发点我很敬佩,因为都是很像做成事的人,满怀热情,真的热爱并试图通过一个靠谱的团队,打造一个靠谱的产品,去颠覆一个可以变得更美好的出行市场。
被高估的需求
既然如此,为何我认为这些项目还不是真正的靠谱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也许很多人都高估了这种短途出行方式的需求。
按需求来看,选择前面这几种交通工具的人群,用途无非两类:短途通勤和休闲运动。
但无论是这里面的哪两种,人群其实都是十分固定的。愿意选择骑自行车去上班或菜市场买菜的人,和愿意周末到郊区骑行锻炼的人,其实都是相对固定的人群,这与个人的偏好有关,你是很难让一个平时不骑车上班的上班族,因为有一辆很酷的骑行车,而改变交通方式;就像你不可能因为某个相机点功能非常好,而让摄影爱好者的数量成倍增长,因为愿意琢磨这个的还是那群人。
从这一点看,无论是通勤还是休闲运动,此类代步车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存量市场。这和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从而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与智能手机息息相关,于是全民普及成为必然,但这种代步工具并不是。
被YY跑偏的需求
第二个认为不靠谱的理由是被跑偏的需求,即使在我们认为市场仍然很大的存量市场,也需要的是真正靠谱满足日常需求的产品,而不是被意淫的美好生活。
对一个现代生活中的代步工具,有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1、上手极为简单,最好不需要学习成本,安全易操控;
2、能够上车、上电梯;
3、充电极为快速、方便;
4、除了电能驱动、兼顾脚踏。
在这些基本需求还没有满足到时候,我们看到的这些创新项目在讲怎样的故事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造型、数据同步/跟踪、防丢失、导航等等。
这里面最应该吐槽的应该是造型和设计,上百年来,自行车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从来不会因为现在一个创业团队标新立异的设计而能够让我们的骑行体验发生什么质的变化,想想经典的28大杆的高坐姿大轮圈才是真正的拉轰。
所以你会看到前面我提出的这几个简单需求,其实真正能够满足的没有几个真正能全部满足。平衡车类产品大都需要学习成本,上坡难也有危险。电动车产品大都很难推进你家电梯,能够放到车内,作为自驾接驳的品类也少之又少。
就我自己的经历,曾经骑过一段时间摩托车,也先后购入了一辆捷安特旅行车(介于山地和公路之间,用途广)、以及一辆大型折叠自行车、也有一辆独轮平衡车,虽然出于各自的不同需求购买,但综合看几辆车使用率都很低,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此类交通工具的粘性并没有那么强。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团队趋之若鹜,各立山头呢?因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进入的市场、这是一个看似人人都需要的市场、这是一个讲故事就能拿到钱的时代。
出发点应该是让外地游客不那么拥挤,但是禁止显然企业是没有权利的,可以号召,可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