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当下,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正在进一步增强。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生行业,新生职业,比如,互联网+专车司机,互联网+模特,互联网+美容师等等。本栏目关注由互联网+引发的产业裂变,记录传统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变革以及生态众象,敬请关注。
近日,阿里的消费者诚信数据模型“启动了恶意评价追溯删除功能,剑指差评师黑色产业链。
“互联网+”正在重构着各个传统行业的产业链要素,互联网巨头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但互联网在优化商业模式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正在催生出一批新型的职业甚至产业,阿里此次打击的差评师便是一例。
网络“碰瓷”
规模有多大?据阿里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仅在阿里的电商平台上,自“消费者诚信数据模型”上线以来,被命中并认定为职业差评师的ID历史累计接近500万,平均每周被模型命中的恶意差评达15万条,而最令人惊讶的是,职业差评师新增ID数曾在峰值时接近4万/周。
“从我们的数据来看,从去年以来,职业差评师有一个爆发趋势。”阿里信用团队负责人王孟杰昨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称,阿里查处的都是恶意差评师,并不包括消费者正常购物给的中差评。
广东一位电商卖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差评师主要是抓住了电商平台规则的一些漏洞,比如淘宝,商家一旦出现差评,店铺的级别会受影响,对于吸引新用户也会有影响,因此,差评师会利用商家的这个顾虑而通过差评提一些诉求,比如直接敲诈商家;还有一种就是恶意通过差评去攻击一家店铺,导致店铺直接被平台封杀。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制定评价体系本意在于提升商家的服务意识,保证用户体验。而差评师则逐步利用这个规则建立了一个新的职业,专职通过差评获得收益。阿里将这一行为形容为网络“碰瓷”。
显然,这是一种完全基于电商业态出现的一种职业,而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快速渗透,不仅在电商领域出现差评师,在近几年新崛起的微店、P2P、专车等新兴业态中还出现了另一类似的职业——刷单客。
一位熟悉刷单行业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刷单最早出现于电商,商家选择刷单主要基于提升店铺交易量,一个目的是借此提高店铺的级别,另外,交易量提高后也有助于商家获得平台在流量等各方面的扶持。
据了解,在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中,刷单客的范围扩大。而不同于电商的是,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专车司机,均是基于获得更多补贴的考虑。按照平台的规则,司机每接一单都会有一定补贴,并且达到一定单数后还有更多的收益。因此,刷单客蜂拥而上。
相比差评师单向通过“负 面”的方式而达到受益的目的,刷单客则是双方合作通过“正面”的方式提升交易量获益。但本质上而言,两者均是一种虚假、非正常的手段。
组织化科技化的黑色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差评师还是刷单客,开始逐步由散兵游勇向组织化转变。张力(化名)曾经通过社交软件加入一个刷单群,该群管理员直接对其进行“洗脑”,介绍刷单的玩法。张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入会首先交 88元会员费,然后进行分组,每个组都有一个组长,组长会不定时给大家发出刷单指令,刷单客们便开始模仿真实过程在客户商家的店铺中交易。
张力称,一般不用自己垫资,要么是组长直接给刷单客发一个红包,要么是通过商家发放的优惠券等购买。同时,刷单客还要负责收货,基于目前电商平台在物流环节对于刷单的打击,为了避免风险,商家会通过寄空箱子的方式避开平台监测。
而上述熟悉刷单行业的人士称,这种方式比较原始,风险也很大,并且需要动员全国各地的刷单客;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只需要几个人,购买大量的手机,并开发一套软件安装,便可以根据设定,自动完成下单。
科技化是差评师、刷单客这个产业的另一个趋势。王孟杰举例称,如果一个差评师通过一台电脑对商家进行多次差评,本来可以通过IP地址很容易监测到,但现在很多差评师的技术都很高,完全可以将同一个IP地址改成多个IP地址。
差评师、刷单客已经从职业形成一条条黑色产业链,从长远来看,无论对于商家,还是平台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健康的生态,因此随着这个产业的“崛起”,平台的打击力度也在增加。
王孟杰表示,为了打击差评师、刷单客,阿里的后台监测数据维度越来越丰富,被纳入到消费者诚信数据模型中的数据指标已经多达150多个,并且对于差评师的处罚也加大力度。比如当职业差评师ID被数据模型识别之后,阿里信用团队将会根据不同行为的危害程度,以梯度拦截的方式在交易端及评价端对账号进行限制。对恶意差评情况特别严重的ID,系统将通过要求其完成一系列身份认证,一旦认证失败,将对该ID做永久封号处理。
之前国内还有一些人呼吁取消安检,这下纽约地铁就是反面教材,回旋镖虽迟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