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2013年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三年过后,国家环保部于今年7月宣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及直辖市等74个城市中,北京PM2.5浓度同比上升11.3%,再次进入被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最差10名」之列。
内地游客香港换钱被骂穷 乌克兰称已同朝鲜军队发生交战 考研报名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
必须承认,近年中央、北京市治理雾霾不遗余力,也有效果,但是总觉得后面仍有诸多疑问或是「秘密」,例如雾霾的真正成因,究竟汽车、煤炭、烹饪、工业、周边环境,谁为「主犯」?
关于燃煤,近年北京正进行大张旗鼓的改造;重污染工厂被迁移;路边烧烤被列入禁止范围;汽车限号行驶、控制买车,距单双号行驶只有一步之遥。几年前中国汽油的质量引起争论,那家负责燃油加工的央企负责人承认质量的确与欧美存在差距,但是如果实现同一标准,中国百姓和那家公司都承受不起。
更离奇地是,几年前北京环境诱发学会宣布,北京冬季空气中细悬浮微粒,比较重金属含量,如铅、砷、镉等(毒性物质)大幅下降,结论是北京治理雾霾措施已经见效。
限制钢铁、水泥、玻璃产业的产能的确有利于雾霾治理,不过,政府可以用严厉的行政手段压缩产能、控制污染物排放(据说国家环保部可以24小时内监控大型国企的排放),但是对星罗棋布的私营企业就无可奈何,白天生产、夜晚有之,遮挡政府监控设备也有之,不久前披露的西安市环保局官员用棉纱堵住空气采集器,用「口罩」过滤部分PM2.5等颗粒物,都是地方、民企用尽手段对付中央的「茅招」。
中央政府出动一批又一批巡视组、督察组,展开自上由下地监管视察,最终效果可能只是一个「有效瞬间」。随着钢铁价格回升,中小企业以「污染换利润」的动力会更加强大。
对短期内根治雾霾持悲观态度的原因除了治理手段,更重要的「中国梦」雄心勃勃,2020年较2010经济翻一番、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在巴黎气候协议中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顶峰后开始逐年下降,让每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2005年减少六成。按此推算,距北京根治雾霾的目标甚远。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调查的事情,就算这个段子是假的,生活当中也处处在发生类似这样的真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