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一条在交友软件出场率奇高的个人简介。
究竟什么是有趣,是否约等于幽默 ,是否约等于渊博,但至少可以肯定,在交友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有趣的界限是模糊的,喜欢了就是有趣,不喜欢是因为没有好看的皮囊,好啦,后者为玩笑话。
年轻人或多或少是个性的,且其个性不尽相同,显现出一种近似于玄学的神秘感,你知道,神秘的东西总引人注意。人们经营朋友圈的动态风格大致可以表现个性,却连续在几位女孩的动态里看到同一个小哥的抖音视频。
小哥说着,“如果你的前男友和现男友同时掉进河里,我可以做你男朋友吗”,几位女孩的配字无外乎,“我想要”此类。瞬间各种音乐挤进脑袋 ,“等不到双子座流星雨撒满天际”、“师傅我坚持不住了”,抖音像是成了年轻人的标配App。所以不是个性的泯灭,只是抖音本身是颗毒瘤,已经在年轻人生活中扩散开。那从抖音用户的大数据看年轻人的思想状态应该不会出错。
抖音是一款专注于年轻人的15秒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是:创意、专注年轻人、短视频、社交软件。在诸如快手、美拍等App刷爆网络之后,抖音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快手是用于用户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平台,是中国最大生活分享平台。较之于快手,抖音的定位更细而明确,专注年轻人,在日常记录生活上强调了创意。抖音技术流派便因熟练应用滤镜特效、可间断拍摄、运镜等等固有的若干种技术手段,以个人创意将其排列组合,使视频呈现出不同效果,得到精选。
抖音里话题的发起者不只有官方助手,大部分还是用户本身,相当于将软件的部分运营权力下放至使用者,不用通过官方媒介就可以自主发起话题使用户之间得以互动紧密,这种用户中心化让年轻人的创意不受限,点赞、评论、私信等功能俱全使交流不受限,抖音也因此算得上社交软件。一款社交软件能够重新构造一个环境,隔着网络,每位使用者都可以塑造各自的人格。同时也因为隔着网络,人们在网上冲浪时,言论自由的权利似乎被放大了,随性评论。这时候中心化的意义却又不那么积极,而这种心照不宣的权利放大也同样来自于不受限。只要是情侣同时出镜的短视频,评论里肯定能看到谁配不上谁的言论,失了同理心,模糊了没礼貌和刻薄的界限。
那什么样的抖音视频更抓眼?大概可以归类为#化妆前后的云泥之别#,#和bgm匹配的个人技#,#花式搞笑#,#好看的皮囊随便做什么甚至单纯呼吸#几方面。因为视频只有15秒,所以拍摄者就必须明确自己个人魅力所在,并在15秒内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才能成功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好看的皮囊的确千篇一律,但无法否认的是,拍摄者能在15秒内展现绝佳的角度,站在千篇一律的基点make your day,用15秒的视觉冲击重新唤起大众对美的体验,这么看来让年轻人赏心悦目也不算难。
抖音之前有个叫#神奇化妆术#的话题挑战,用户参与度空前的高,顾名思义,旨在展示通过化妆,人类大换脸。丑小鸭变天鹅、灰姑娘穿水晶鞋故事的反复咀嚼,回家的诱惑、学校2015等女主翻身惩戒反派的戏码热度不减,年轻人对这种农奴翻身把歌唱的故事乐此不疲,大抵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的戏剧性的反差:从丑陋衍生的美丽,是美的双重叠加。从苦难翻身的幸福,是快乐的深层累积。年轻人对反差的溺爱,是因为反差带来更大的快感。这大概就是神奇化妆术那一个抓人的点,精准而有力。
年轻人能在什么时候看抖音?等电梯坐电梯,等地铁坐地铁,学习乏力之时,吃饭甚至刷牙,似乎除了睡觉你都能挤出时间来看抖音,因为一个抖音只有15秒,你花上几秒就可以判断想不想看下去,不行就滑到下一个,抖音音乐视频的短跟上了阅读能力逐渐退化为140字的年轻人生活的快节奏,酷炫潮完全满足了消遣的要求。
既然抖音是紧跟潮流,那快手还没有光速沦为十八线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即便是流行,年轻人也会腻,形式的多变符合年轻人的取向,抖音的基本套路比如换场景换衣服和穿墙瞬移,浏览者一开始都觉新鲜,但是每一个发布者都用同一个就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所以在浏览流行的抖音短视频也需要看快手、土味老爹、土味挖掘机等微博上的视频互相调剂才不会疲。毕竟年轻人的新鲜感是很难保持的。
抖音还能红多久?会不会是下一个快手?我们无从得知也不必追究。
抖音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国家的侧面,一个群体的狂欢。没有抖音,也会有千千万万的其它来填补,因为年轻的思想需要一个容器,一个平台来承载,来宣泄。而年轻人之所以年轻,就在于能坚持个性不被现实的不确定磨成通性,在于能忍不了就抱怨,不喜欢就算,在于能偏执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同不可能交战。
又想做好节目,又想吃流量,又怕上面问责影响结婚率,又怕嘉宾因舆论压力把事情搞大,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把责任推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