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手机安全”,每个人对其都有不同的定义。从2004年第一款手机病毒大规模爆发至今,人们对“手机安全”的认知也从单一的、狭隘的手机病毒入侵,扩展到隐私安全泄露,间谍软件窃听,垃圾短信骚扰,重要文件加密等诸多与手机应用相关的各种安全问题。
曾经有人预测,2009年将是手机安全问题爆发的元年。现在看来,虽然部分专家预测的所谓“井喷式”的手机安全问题并没有出现。但是因手机信息泄露造成的隐私外泄,手机短信诈骗等各种 新闻 ,还是经常性的见诸报端,不时的增加着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没能幸免,手机账户的泄露,直接引发民众对手机安全的隐忧。最初认为“手机安全”问题仅仅是个人电脑“安全问题”再现的想法早已被各种残酷的案例推翻。虽然“手机安全”还未达到“谈虎色变”的极致,也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惊人的事实一次次提醒着我们,手机安全造成的隐患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更糟糕的是,由此造成的危害还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波及到周围无辜的亲朋好友。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普通的手机用户,无论如何也回避不掉三个环节:
1、 移动网络--运营商:
使用手机,首先要选择移动网络,这也就自然而然的涉及到移动运营商。目前,可以承载移动业务的三家运营商确实满足了用户选择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作为普通的手机用户,无论选择哪家移动运营商,类似“网络本身是否安全?”、“网络管理是否到位?”等直接关系到手机安全的问题,我们根本无法品头论足。诸如垃圾短信骚扰等各种完全可以从源头根除的现象,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禁不止。
2、 手机终端--手机厂商:
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各种手机终端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随着市场细分的深入,几乎每款手机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都能准确的定位于某类消费人群。然而,作为普通的用户,我们并不了解支持手机运行的各种操作系统的优劣之分;也不清楚价格不菲的手机是否存在某些安全隐患。这种“先天性”的不足,往往是消费者容易忽略且根本无从过问的。
随着3G业务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手机安全隐患不断涌现。手机厂商也开始意识到手机安全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了提高手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手机厂商中的领头企业开始在其高端商务手机中预装安全软件。他们往往选择在手机安全领域里口碑好,且产品功能强劲稳定的佼佼者作为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手机终端。如:Nokia、三星、LG、Motorola、天宇,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手机厂商,分别选择了国内顶尖的手机安全厂商联信摩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摩贝密使”和“摩贝来电秘书”,以及网秦天下提供的“安全管家”等手机安全产品预装在各自的高端商务智能手机中,为手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3、 使用者--用户: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既无权干预移动网络的管理,也无法强制要求手机厂商提供绝对安全的操作平台。我们只能严格规范自我的操作行为,尽量避免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的一些安全隐患。如:下载某些应用软件或者打开某个未知的文件容易感染手机病毒;放松对手机的安全管理造成的隐私泄密;手机丢失引起不法分子的恶意敲诈等诸多行为。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没有预装任何安全软件的智能手机,还可以选择各种安全软件进行手机安全的防护。
综上所述,只有从运营商、手机厂商、手机用户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管理与防范,才能杜绝各种手机安全隐患。为了避免现有的安全问题引发的严重恶果,强烈建议消费者“防患于未然”,通过预装手机安全软件等方式,将各种可能存在的手机安全隐患扼杀在其萌芽阶段。千万不要抱着“亡羊补牢”的心态,由于一时疏忽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来源:新浪网]
代金券只能作为一种福利发放,而绝不能用于发工资,而发工资必须是法定货 币即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