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近期也在移动支付领域动作频频,包括投资创业企业Square,以1.9亿美元收购虚拟商品支付平台PlaySpan,以及以1.1亿美元收购移动支付公司Fundamo等。Visa全球移动产品主管比尔·格加(Bill Gadja)和移动及电子商务全球产品战略主管珍妮弗·舒尔茨(Jennifer Schulz)近期接受了采访,讨论了Visa在移动和数字支付方面的计划。
移动支付
格加表示,Visa的移动支付战略拥有三大支柱。首先是NFC,而Visa在这一领域的关注重点是利用手机实现在实体店铺中的支付。NFC技术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设备接触完成交易,或是交换数字内容。谷歌Nexus S等Android手机已经开始集成NFC芯片,这将使用户的手机变成移动钱包。Visa近期加入了NFC移动支付网络ISIS,后者将很快在美国多个市场推出服务。
格加表示,Visa已经获得了PayWave的移动支付应用授权,将把该应用与ISIS的的支付服务进行集成。Visa还在研究其他方式,将NFC集成至该公司的移动支付框架中。
不过,一些人目前并不看好NFC,例如eBay CEO约翰·多诺霍(John Donohoe)。他近期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一些商户认为,NFC并不适用于商业。而PayPal也没有在NFC方面有太大投入。
Visa移动支付战略的第二个部分包括数字钱包和移动互联网。格加表示,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用户希望在交易中获得一键式,只需用户名和密码的体验。这是PayPal目前专注的领域,不过Visa认为这一领域仍有其他公司的发展空间。因此,Visa未来有可能推出类似PayPal的一键式移动支付服务。根据以往经验,Visa并不畏惧打入PayPal处于领先的市场,该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点对点支付服务。Visa今年5月还宣布了推出电子钱包的计划,这一平台将帮助用户在POS机附近通过手机访问积分和信用 卡信息。
Visa战略的第三个支柱在于增值服务,例如实时提醒、与用户所处环境相关的服务,以及用户周围的优惠信息等。Visa今年早些时候与零售商The Gap进行了合作,通过短信提醒用户附近的商店折扣信息。格加表示,Visa正在与许多其他零售商和银行合作,有可能达成类似的交易。
Visa的移动支付战略还有其他一些部分。Visa认为,国际市场是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增长领域。在美国国外,有许多人拥有手机,但是没有银行帐户或信用 卡。全球范围内这样的人达到20亿。在这些市场,Visa的目标是提供基于手机的预付费帐户和其他金融服务。这使得手机可以实现购买车票和点对点支付等功能,而这也是Visa以1.1亿美元收购Fundamo的主要原因。
此外,Visa还希望通过移动支付服务把尚未拥有信用 卡的小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是该公司投资Square的原因。格加表示,Square的潜力在于,能够帮助小企业和个体工作者使用信用 卡,发展他们的业务。未来Visa和Square有可能进行合作,不过目前尚不清楚两家公司合作能够推出什么样的产品。
格加表示,移动支付领域最大的挑战在于这一行业目前缺乏整合。由于存在多种移动操作系统,因此在这一领域进行创新是一个重要挑战。不过他同时表示,移动支付领域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数字支付
Visa数字支付主管舒尔茨谈到了该公司的数字支付战略。Visa这一战略的中心是开发数字钱包服务。舒尔茨表示,对消费者来说,电子商务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因此底层的支付服务也已获得发展。
Visa在这一方面的主要举措是数字钱包项目。通过Visa该服务,用户将拥有一个帐户,随后可以向其中加入信用 卡号码。Visa已经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向消费者提供这一产品。
用户也可以向该帐户中加入消费积分和返点卡,以及管理购物清单等。舒尔茨表示,这是基于云计算的钱包,其成功关键在于提供无缝的、一键式的支付体验。因此Visa与多家大型零售商合作,在商户的支付页面上集成Visa的服务。
舒尔茨表示,数字钱包背后的理念在于消费者希望能够随时掌握自己的钱包,并获得支付信息。她认为,在美国和新兴市场的电子商务行业中,这种电子钱包将成为零售商网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过舒尔茨也表示,数字钱包服务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用户需要有数字钱包,另一方面商户也要提供相应的支付解决方案,而Visa正试图改变这样的体验。舒尔茨表示,Visa近期收购PlaySpan就是为了推动商务体验的简化。
毫无疑问,在零售商网站上增加新的支付选项将使消费者感到更复杂。为此,Visa以20亿美元收购了CyberSource。有报道称,CyberSource处理着美国约25%的电子商务交易,为数十万家零售商提供电子商务服务。舒尔茨表示,这笔收购将加速Visa部署数字支付服务的进程。
在移动和互联网平台上开发数字钱包并非简单的工作。Visa已经是信用 卡行业的一家知名公司,但只有通过加强创新,Visa才能使用户认真地对待该公司的产品。 [来源:互联网]
又想做好节目,又想吃流量,又怕上面问责影响结婚率,又怕嘉宾因舆论压力把事情搞大,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把责任推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