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移动将大规模推出其“手机支付”业务,用户到移动营业厅更换一个集成“手机支付”功能的SIM卡,就可以在世博园区内直接刷手机消费,实现手机与钱包的真正融合。
战略布局全面启动
手机支付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由于3G应用的推动,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3G互联网的各种应用都将普及到人们生活中,手机支付必然是3G应用重要亮点之一。
为此,中国移动在今年3月以400亿资金入股浦发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银行股份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移动不想仅仅做网络的通道,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移动不能仅仅是让消费者通过移动的网络来使用银行服务,移动真正想要做的是介入到移动支付的核心中去。
早在2006年,中移动就在湖南设立了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基地,2007年,试点的范围又从湖南扩展至重庆和广州。2009年3月,中移动全网手机支付平台上线,目前已在湖南、北京、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实现试商用。
“在手机支付的各个模式中,现场支付是当前运营商和银联共同关注的热点。不可否认,现场支付具有良好的购物体验及强大的示范效应,能够给手机用户带来比较强烈的使用冲动,因此,现场支付将成为这几年的投入热点。”中国移动内部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对中国移动来说,手机终端的改造路径已经确定,就是中移动力推的SIM卡改造方式,通过更换带有无线刷卡功能的RFIDSIM卡,中国移动能够避免成为一个通道提供者,从而把支付结算与移动增值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手机支付产业的核心掌控者。
据了解,更换一个SIM卡的成本在100元左右,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更换,这个成本和可能进一步降低,对于手握2000亿资金的中国移动来说,这个改造成本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现场支付成功的另一个要素是支持手机支付的POS终端。这方面中国移动将面临较大的困难。据了解,移动在某地发展100万个手机钱包用户的话,仅POS终端的物理改造就将高达数亿元,而打通商店、超市、卖场、电影院、公交公司的渠道成本还不包括在内。移动面对的这个困难在现阶段很难克服。
业务模式应远近结合
手机支付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模式,在现场支付之外,远程支付也得到了中国移动和合作伙伴的一致看好。中国移动副总李跃表示,远程支付也将是中国移动发展的重点。
其合作伙伴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表示,手机远程支付的体验正在迅速改善。当移动互联网主要是一个娱乐平台时,手机远程支付主要提供一些虚拟产品的支付,如音乐、软件、游戏等。当移动互联网开始出现电子商务的应用后,手机远程支付迅速跟进,开始具备移动商务结算平台的功能。
对中国移动来说,为了全面推动其软件商店MM的发展,更加需要和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进一步扩大MM的开发者和用户群。在这种虚拟产品的销售上,远程支付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不仅更加快捷也更加方便,同时还保证了风险的可控性。
中国移动正在通过其能够想到的各种方式,在手机支付呈现出的“长尾市场”上不懈布局,期望在3G时代,把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成一个新的“蓝海”。
技术选择兼容并蓄
为此,移动方面也开始作出相应的调整。据了解,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跃在中移动全国市场工作会议上表示,手机支付发展思路会做一些方向性调整。
据了解,上海移动推出的世博手机票业务采用了RFIDSIM卡(工作频率2.4GHz),最大的优势在于把天线、芯片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统统植入运营商的SIM卡中,能够实现空中充值、空中发卡,非常便捷。但这一标准的产业链比较薄弱,目前银行、金融等机构布点的POS机等终端大都基于13.56MHz标准,产品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安全性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基本上无需对现有机具做改动,更容易部署。因此,移动开始考虑在技术上的更多可能。
此前,13.56MHz标准存在较大缺点是大部分用户需要更换手机终端,对此,握奇销售经理佟德海表示,基于13.56M的SIMpass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已经能够做到兼容社会、行业应用,同时还解决了NFC和SWP需要更换手机导致的大规模推广成本问题。
据了解,SIMpass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卡片+天线”,SIMpass卡外形就是一张普通的手机卡,只是在卡上焊接了一根薄片状的感应天线。将手机卡插入卡槽内之后,放入电池板,将感应天线翻折到电池上面,盖上后盖,就可以用手机刷卡消费了;另一种是改造手机方案,天线集成在手机后盖中,仅需要手机做少量的改动,不需要外置天线。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开始开展一些13.56MHz项目,比如与握奇合作开展杭州市民卡(城市通卡)手机支付项目。 [来源:CWW]
不赔是纵容,赔大概率赔不起,确实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