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无线数据业务运营商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所强力推动的。然而他们所倡导和描述的那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形态,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因为他们总是要拿“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相比较,但是,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根本不存在什么“传统互联网” 和“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本身就是要“移动”的,而跟是否手机的互联网应用多了就变成了“移动互联网”无关。恰恰相反,现在几大运营商所倡导的 那些“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和运作思路,我认为反而无法做好“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应该互联网应用能够真正实现 “Anytime,Anywhere,Anyway”
移动互联网,以“人”为中心
之前,跟朋友争论过“无线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概念的区别,“无线互联网”概念更加狭隘一些,就是指的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传输。而“移动互联网”则不该是从接入方式上来定义的。“移动互联网”应该指的是——基于个人应用和社区互联网应用的跨终端统一服务。具体来讲,GOOGLE是移动互联网,TWITTER是无线互联网,TAOBAO也会是。举淘宝应用的例子,你可以在网吧里上淘宝找到你要买的东西放入购物车,离开网吧,你可以用手机确认付款,你开车的时候,车载服务可以告知最近的淘一站有你要买的东西,你是否需要直接去看货;回家后可以打开电视机通过机顶盒进入购物频道,甚至可以通过收看广告节目来抵扣你的购物款。而所有这些服务都是统一的,无缝的,基于个人帐号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跟手机无关,“移动”指的是人的移动,服务随着人的移动而不中断。
跨终端,服务体验一致性
移动互联*性不在于你可以在无线的时候接入互联网,而在于你在联网PC上所获得的体验是否可以在多种不同场景下,不同的终端上,获得统一的一致的体 验。比如 偷 菜这种典型的应用,你最好是可以在电脑上,手机上,车载终端上,电视机上,甚至地铁、商城都有可接入的公用“ 偷 菜终端”,那样,你 偷 菜才能够真正实现“Anytime,Anywhere,Anyway”的 偷 。
这其中,跨终端是一个门槛,因为很多终端开发接口都不完全开放,这使得要真正实现跨终端,开发和运营维护成本非常高,但是一旦真正实现,则用户粘性和传播 性则会强力爆发。
实现了跨终端后,服务体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就非常重要,比如你上班在虾米网听音乐,下班后,打开虾米车载电台,可以继续听电脑上没有听完的歌曲,回家后, 可以打开电视机继续收听,在公交车上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继续进行音乐的收听和互动行为。这些不同终端上的服务体验必须一致,让用户有一种service in air的服务无所不在的感觉。
云端服务会是最终核心竞争力
现在各大运营商都在推应用商店(APP-STORE\MARKET),认为这是移动应用的最佳模式,是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的代表。但是APP-STORE 本身并不是成功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所有的应用,最终要能够全面占领用户,是通过服务粘住用户的。运营商的这种思路,本质上还是把应用商店作为卖硬件和卖带 宽的促销方式来做的,你买我的手机,买我的套餐,不但可以使用手机预置的这些程序,还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无数应用程序。但是这还是卖产品的概念,而非通过 服务来获取用户长期消费的思路。GOOGLE的做法更具前瞻性,ANDROID系统虽然以MARKET的方式来运营,但是其核心是通过对跨终端的占领,通 过核心业务服务来获取更多的终端用户数据,然后通过这些数据的云端计算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最终能够形成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一定会是各类优秀服务的云端服务的繁荣,比如电子书有可能会成就盛大文学,比如动漫、比如音乐、比如购物,最终能够让整体市场繁荣的一定是那些云端服务能力非常强的公司。而事实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可以预见到,运营商们一定是起反作用的,是阻挠这个市场发展的,因为他们不具备这种云端服务的能力和意识,而这种业务模式也是会影响他们“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的山大王赢利模式的。
然而,随着市场和服务提供商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定不是运营商所能够轻易能够垄断得住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移动互联网”的定位从“无线” 拉到“基于人的移动”上来的原因。中移动可以卡出你用移动3G的渠道,但是它卡不住车载,卡不住有线电视,卡不住网吧,卡不住社区便利店。只有真正把“移 动互联网”的概念脱离“手机”这一个框框,你才能够真正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价值”,QQ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其他软件要装进运营商的渠道,都需要 付费,但是运营商在招手机供货商的时候首先会问,你这里有没有装QQ,没有装的就不能用你的。这就是真正把以“人”为中心做到极致后,运营商也会向你低头。 [来源: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
老师:此时此刻你是强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