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讯:
制片人晒王宝强转账记录 野猪闯入民宅 老人被撕咬身亡 吴柳芳账号被禁止关注
汤姆·查特菲尔德(Tom Chatfield)说道,电子书仍然缺少其纸质书(实体书)版本可以吸引大众的特点,但这一状况马上会有所改观.
“我会一直想念实体书的阅读感觉。”
“对我而言,读书时能够感受到页面的质感,这很重要。”
“实体书的材质很让人放心,不可取代。”
关于电子书大量涌现的讨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人们对发霉书架上一本本图书的思念就会被唤醒。因为实体书的物理属性正是电子图书所缺失的要素。
读者可以不需要过度关注书籍的实体性,但拥有和阅读一本电子书远不如手握一本纸质书来的实在。具有讽刺性的是,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恰恰涉及到电子媒体最擅长做的事情:分享。
朋友跟我借一本书,如果我给他的是书架上的纸质书,那么他得到的除了文字本身之外,还有无尽的阅读空间和跃然纸上的想象力,而这些是电子书所不能满足的。我本人是很乐意手捧一本书,享受着文字间的注释、下划线、甚至是不小心滴在上面的茶渍,最重要的还有一份吸引我去翻开书本的阅读文字的冲动。有时候,一本书被它的拥有者视为珍宝并相互传阅下去。当书到我手中的时候,与之相伴的历史感也随之而来。
当下,互联网中的博客、留言板和社交网络中提供着无穷尽的机会去探讨和发现各色书籍,而公众和书籍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交融。DRM(数字版权管理)在主流出版商中的推广传播导致并加重了读书环境的困窘。
试想这样两种情形:读者完全拥有一本书和仅仅在特定条件下有权力去阅读该书—这种特定性表现在时间和设备的限制上。后者便是DRM让人最恶心的地方,限制。前者属于传统印刷出版范畴。而DRM模式的宗旨是要保证出版商和作者的版权,同时读者通过实体书可以获得的权利被该模式的电子锁禁止。更别提读者寄期望于用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寻求一本无DRM限制的盗版书,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DRM首要禁止的就是盗版书籍。
伴随着数字传媒的到来,从唱片到电影,其他产业都已经完成了各自DRM进退维谷的艰难时期。2009年开始iTunes音乐取消了DRM限制,与之而来的争论与分歧在逐步扩大,但是大部分在线视频和视频游戏仍然受权限系统的控制。
“未读过和无权阅读”
实体书籍在快速追赶着电子书—特别是考虑到DRM反对者(赤裸裸公开反对DRM)的利益倾向,世界最大的科幻小说出版商Tor Books在线书店此月成功登顶出版业“六大”(Hachette, Georg von Holtxbrinck, Penguin, HarperCollins, Random Hpuse, Simon&Schuster)巨头销量之首,并开始向购买其图书的消费者提供该图书的终身免费阅读权限。
正如Tor的专职作家科利·多克托罗(同时也是一位与书籍数字化不断斗争的战士)所言“此次Tor摆脱DRM约束事件,在出版史上是一次大事”。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意味着手中的电子书不仅具有无重量且存储介质潜力无限的优点,此外实体书的优势也会在这些电子读物中得到体现--尤其是因为读者彼此间对书籍的传阅、讨论、分享和推荐,本身就是传统阅读的精髓所在。
但DRM远不是电子书市场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流出版商提供的电子书格式的潜在开发带来了阅读器革新的新局面,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电子体验。从实体书上可以共享的手工注释、勾画重点,到特定某人的阅读历史和个性化版本,纵观这一切,最终将日常的数字阅读内容与真正意义上开放的阅读工具相结合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这种结合听起来是那么虚无缥缈,当然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乌托邦。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方式让人信服的程度是很有限的,不过,也应该留意到当下对“书籍”的理解也不是寥寥几字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如果想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网络世界中保持活力和影响力,文章带来激励的持久性和文化交流(接触)的频繁度是当前急迫需要的:换言之,就是作者和读者间相互鼓舞的拥抱。
在数字媒体业内被广传的谚语认为:单纯的购买行为远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重要。当然这种关系也包含一部分消费群体,因为这些人对创作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篇文章同时也提到了电子书市场的一个奇怪特征。数字格式和传统印刷格式总是被锁定在一种终极PK的模式中。考虑到存在这样消费群体:对于两种形式的书籍他们都会购买,且其中一大部分自称是“爱书者”的人会很享受书籍物理形式和虚拟化身的融合过程。
正如文章作者查理·斯特罗斯在年初提出的观点,一本电子书所要面临最凄凉的命运无非是无人问津和无权阅读,最后变成了一堆上锁的无用数据,有点像“深陷在一个迅速老化、即将过时的塑料容器或者玻璃瓶子里”
书籍只有通过读者的欣赏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如果一本书还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意义—那么它需要勤于思考的读者继续对其进行分享、收藏、管理和复读,而读者所做的这一切在整个现代出版史中对写作文化的推动发展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对于金钱方面,白纸黑字盖章才有法律效应,就算是真有口头承诺的录音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