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讯:微博里的一切都太快,总有数不尽的名人八卦,填不满的纷繁欲 望,让人们津津乐道、欲罢不能。纵使耽误工作、冷落朋友,仍旧乐此不疲,却很少愿意停下来想一想,玩微博的日子里,我们错过多少生活中的乐趣。
王星到园区第一天就挨了打 美国洛杉矶山火完全失控 三人行剧组:李明德曾辱骂工作人员
微博时代,阅读成为一种奢侈?
“准备停止微博一段时间,不发也不潜水。原因是我怀疑微博的碎片化阅读对我的大脑有所损伤,很担忧再也不能读书和做深度阅读了……”近日,微博名人、知名网络写手“和菜头”宣布停止更新微博。这一举动,在网友中引起不小的波澜,微博时代,我们真的没法读书了吗?
没有伟大的作品,只有140字的“段子” “本人将淡出微博,除非出鬼。亲或不亲,想念我请到菜园看我。”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作家陈村也曾宣布过要淡出微博。在微博兴起后,除了睡觉吃饭和外出参加活动,所剩时间陈村几乎全都用在了微博上,每天不发几十条微博誓不罢休。或许正由于微博冲浪消耗了时间,陈村近两年已鲜有作品问世。 郑渊洁也是最早玩微博的作家之一,在2010年他就说过,“现在开电脑我都打开两个窗口,左边是word,右边是微博,一边写文章,一边把自己在文章里不能写的,或者突然想到的东西发在微博上。往往写几行字,就去发一条微博。” 现在郑渊洁也依然是“微博控”,一会儿晒早餐,一会儿晒签售,忙得不亦乐乎。“郑渊洁玩微博这么忙,看来很难再读到他的新小说了。”曾有读者尖锐地留言批评。
作家玩微博严重挤压创作时间,甚至“玩物丧志”,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所以陈村这次公开宣布“戒博”,回归写作,其勇气赢得了很多读者的称赞。但玩微博有瘾,戒“博瘾”如同戒烟瘾,不那么容易,也会出现反复。在陈村宣布“戒博”后,接下来三四天果然呈现“淡出”之势,但近期又开始了每天连发了十几条。 要摆脱微博给文学创作可能带来的肤浅化、碎片化的负 面影响,显然不可能那么轻易地实现。事实上,有的作家已经开始出微博书,以微博取代了正统的文学创作。著名作家李佩甫就直言,在网上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和认识,这不叫创作,顶多算是一个故事,或者说算是一种经历。创作不是生活本身,要用认识的眼光照亮生活、用悲悯的眼光认识生活。“文学一旦失去了应有的水准和品格,结果必然是庸俗化的泛滥。”
在生活里微博,还是在微博里生活 我认识的朋友几乎都是微博控,我不认识的比如任志强、潘石屹,看起来也是微博控,作家、演员、导演、公知,几乎人人微博控。我常问周围朋友,你是微博控吗,都说不是。但聊着聊着他(她)就开始刷屏。
很想劝劝大家,包括我自己,把时间用来做些安静的事,哪怕用来寂寞。我总有些担心,那么多本来可以做很多好事的人,大部分时间在刷屏泡网,难道是个小问题?总觉得不对劲。这些刷屏泡网的是作家、艺术家、历史学家、音乐家,还有教授,想想看,现在中华民族复兴完成62%了,剩下38%靠谁,靠38肯定不行,还要靠大家,可你们却把精力放在组织140个字上,怎么行。 当然,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140字的流行,“中国不像一些国家,他们有很多表达渠道,中国人的表达长期被压抑,言论出口只有网络,网络出口首推微博。”这是比较主流的解释,但解释不了疯狂。我总觉得,疯狂主要原因不是表达渠道过窄,而是这个渠道好用。想想过去的作家,写本书多难,写书能成名多难,成名还能感受到成名多难,感受到成名又能达到杨幂那种成名多难。 有没有理不重要,粉丝尖叫最重要 现在机会来了,140个字就可以让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看到,140个字就能让你站在广场中央,140个字就可以让人边看边尖叫。而你要想让他们继续看继续叫,就得足够刻薄足够搞笑足够爱国或足够讽刺爱国。所以你必须制造骂战,不是骂给对方看,而是骂给粉丝看。 对方怎么想不重要,粉丝尖叫最重要,转不转发更重要。你付出的只是动动手指划划键盘,嘻嘻哈哈哼哼唧唧。想想,你是否太想成为STAR了。当你觉得自己是STAR,你就想变成BIG STAR,当你觉得自己变成BIG STAR了,你就想当SUPER STAR。你上瘾了。
想想几百年后,子孙们会不会奇怪?为什么从微薄出现以后,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统统不见了,没有伟大书籍,没有伟大音乐,没有伟大学者,只剩下一篇又一篇“140字”的段子。
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微博名人,当然,我知道,他们一定觉得我是在说别人,如果没人对号入座,我就算说自己。真心觉得,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放在编段子、转段子、看段子上,成千上万的“粉丝”绝对是假象,他不会和你生活,也不会和你不朽。
在围观的同时,不妨也多些思考
我得实话告诉你:我已经没有办法读书了。
不是读不懂的那种不能,也不是因为厌倦而产生的那种抗拒。它无关理解力和情绪,而是好像一种生理上的疾病,自己对自己的一部分无能为力。我甚至连一个小节都无法读完,无法控制眼球转开去,似乎它在扭来扭去要找到一个停顿,否则就不肯继续工作。同时,读完一段文字之后,头脑里突然会空白一下,然后那些字句和含义就突然消失掉了。因为这样的缘由,也就谈不到理解,更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比起读书,微博无需太多思考 我想,这是几年来微博训练的结果。微博要求一个人迅速在各种信息之间跳转,不要在任意一条信息上停留过多时间。又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快地消费一条信息,迅速咬住它,吸干其中的汁液,然后一口吐掉。相比之下,读书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深度阅读需要你能够持续专注在书页上,集中全部精力,因为你在阅读的同时必须进行思考。需要一个人可以持续不断地阅读数万字,然后稍微停顿一下,整理思绪,完善脑海中关于这本书的架构,一点点形成整体印象。尤其是对于阅读量足够的人来说,阅读的过程里他会不断抽取脑海里的关联书籍进行分析和对比,读一本书相当是在同时翻阅十数本书籍。这种过程对于专注之力的要求极高,因为一旦思考被打断,就很难回到之前建立起来的阅读氛围之中,彻底从原书的意境中退出。
整个阅读的过程漫长而连续,伴随着静默和沉思。这一点和微博完全不同,微博是无需做思考的地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恰当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反应胜过一切,表态高于一切。有鉴于此,我宣布暂停更新微博,同时也不去微博潜水,彻底从这个大环境里断开去。尝试着进行一些恢复性训练,包括阅读和写作。我想通过对一些长文本的阅读,恢复我以往的专注力,能够持续思考一件相同的事情。此外,利用写作把思考的过程完整连续地表述出来,恢复一下思考而非应对的能力。
停下来,才发现周围的世界的改变 这样停下来,才发现周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这世界基本上已经是一个由信息碎片所构成的大型显示屏,完整的信息已经非常少见。你所能知道的,只是此时此地此事的一瞬间。人们看起来对此似乎也很满足,听一个歌手60秒的歌唱决定他的去留,在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列中画5秒决定点开谁,在iPhone屏幕上跳出来的信息提示中凭借前十个字决定是否要打开阅读全文。
在过去,我做过许多决定。其中许多事后看来太过冲动,当时并没有做过审慎的思考。但是,暂停微博这个想法一经升起,就很难从心中驱逐掉。一直到我写下通告,关闭网页,突然在心底里产生了一种解脱的轻松。此刻,我依然无法连贯地读完一本书,但是看起来我已经恢复了写一千五百字以上文章的能力。谢天谢地,我依然有能力从事这种古老的自我表达形式。在碎片的世界里,努力形成一点“块”。我希望它们能够变成“面”,甚至是“体”,这样我也可以在被各种碎片信息轰炸和追杀之余,找到一个地方喘息。
距离被拉近,却难走进彼此的内心
今天,很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微博,有些人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屏看更新。甚至渐渐在微博式生存中模糊了时间和空间,体验着这样一种戒不掉的快乐和痛苦。
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屏看更新 前两天和闺蜜下馆子,吃到一半,她突然喊: “哎呀,只顾着聊,都忘把咱的饭菜拍照片传微博了!”我安慰她: “不就是一顿火锅嘛,家常便饭的,无所谓啦。”她不甘心地撅了撅嘴。没想到用餐完毕,闺蜜还是掏出了手机拍下了一桌狼藉杯盘,立即传到微博,附文字一行: “哈哈,今天和朋友吃得开心,瞧我俩的战果!”然后骄傲地把手机递到我面前: “你看,我的粉丝又增加了!”不得不承认,那个数目的确比我主页上的惨淡清冷要厉害很多。 我一直认为,微博是一个了解最新发生事件、交换各自看法的工具,为普通人提供了报道 新闻 的机会和意见交流的渠道,是对传统媒体的一次大的冲击和补充。但是在我这位闺蜜的眼中,微博不光具备这些功能,更有晒生活、争粉丝的快乐,最终的目的其实是想获得关注、结交朋友。 目前微博的用户中,年轻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个群体基本上是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微博、网络社交网站、智能手机,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
加上当下的年轻人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容易远离现实世界中的社交活动,转投更让自己感到轻松自由的虚拟世界去表达情感,希望借此消减孤独和空虚的情绪。像我的闺蜜这样的 “微博控”很多时候只是希望被人关注、产生互动,哪怕是不认识的人。 庞大的粉丝群里却选不出一个想找的人
我曾经问过闺蜜,你有那么多粉丝,是不是也交到了同样多的朋友?她愣了一下,摇摇头说: “不算吧。”隔了一会儿说:“好像更孤独了。” 社会心理学学者柴民权说过, “看似多元、无限开放的网络社交,或许会促使某些人走向单一与封闭。沉溺网络、与现实脱节的交往会给人带来感情上的空虚。而现实中人与人的交往,更能给人带来感情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随着微博社交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每天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刷微博、发微博、转微博、评论微博,一看到无比热闹的粉丝团就激动不已。
可是生活当真热闹吗? “我站在人群当中,却如同置身沙漠一般孤独”,也许很多 “微博控”会有类似的感觉。当你忙碌一天回到家中,卸下疲惫的伪装希望找一个人说说知心话的时候,也许在庞大的粉丝群中翻了一页又一页也选不出一个想找的人。我和闺蜜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据我所知,她在真正需要朋友时想到的也无非是如我这般和她有着现实联系的人。
好不容易见一面,你却埋头刷微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一用来调侃“手机控”的段子,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真实写照。然而,看着年轻人埋头玩手机,长辈们却更感寂寞孤单。“跟儿子媳妇坐在一起吃饭,你问他们三句,他们头也不抬才答你一句,真是一肚子气!”党湾的项大伯对此懊恼不已。
一进家门“机”不离手 “前段时间有个 新闻 ,说的是一次家庭聚餐,老人看到儿孙们只顾埋头玩手机,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我看了深有同感,因为我也好几次有过这种冲动。”项大伯和老伴住在党湾农村,儿子和儿媳在城区工作,基本上半个月才回老家一趟。“就是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他们每次回来都是对着手机,想跟他们坐下来聊天,都会嫌我们太烦,好像手机里藏着很重要的人。”
项大伯的儿子和儿媳向来挺孝顺,每次回老家都会带许多好吃的,然后换下衣服煮饭做菜,吃了饭还洗碗,帮忙打扫卫生。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一进家门手机不离手。两个人在沙发上低着头能坐一上午,要他们帮忙洗个菜也互相推托。
“不愿干活倒没什么事,最让我难接受的是,吃饭的时候他们饭碗旁边还各放着一部手机,眼睛盯着屏幕,还时不时用手指划一下。跟他们说话,问三句才答你一句,还多是‘嗯’‘哦’地应付,感觉是我在打扰他们。”一家人难得吃顿饭,小辈们却宁可与手机交流,项大伯想不通,手机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连放下一刻都不行? 交上数百网友,却不能对身边人推心置腹 曾几何时,在只有手没有手机、只有鸭脖没有微博、相机只是拍人而不是拍菜,同时“粉丝”也并不是人的美好年代,在那时,菜和人的关系是多么直接,多么粗暴,多么纯真!人就是来吃菜的,菜就是被人吃的。现如今,人不仅吃菜,还拍菜;菜不仅被吃,还要被拍。 “似乎再也找不回以前那单纯的饭局了。”市民冯女士说,当在饭桌上看到老公、儿子或者朋友都埋头于手机屏、Pad屏,一副心不在焉地吃饭时,就有说不出的不爽。而偏偏,自己也曾在某一些饭局中,如此这般地做着。“微博改变饭局,微博更改变了我们的吃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烦心、闹心、疑心、恶心、不甘心以及想死的心。”人心一散,似乎连一顿饭也吃不好了。
几个好友相聚,原本可以开怀畅谈,而现在的餐桌上,朋友们最喜欢做的事竟是玩手机。随机询问了20位网友,其中有16人表示,出去吃饭时会掏出手机,而且成为了一种习惯。 “有合适的话题,朋友之间也会聊几句,但一空下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低着头玩自己的手机。”网友“海风飞”说,她甚至连坐公交车、上厕所都一定会掏出手机刷微博。 网友“岸边的石榴”前不久参加同学婚礼,等候新人出场前,我发现一桌人都在顾自刷手机,“简直是两耳不闻问询声,一心只看手机屏啊!我们以前也试过聚会时把所有人的手机集中在一起,最先忍不住拿手机的人买单。可那顿饭吃得我们太纠结了。”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利,现在却反而使人孤单了。
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直接、最能增加感情的,如果与亲朋好友相处时都在玩手机,说明你对对方不重视,必然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真的发现自己离不开手机,也可以试试“脱敏疗法”。先尝试着散步、逛超市等短时间外出不带手机,然后进一步尝试周末出门玩不带手机。
你会发现,离开手机,地球照样会转。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每月实行一天“无手机日”,专心陪伴家人,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别总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有些美人猝然相遇可能对她一见钟情,相处时间一长便难以容忍,同样,我刚玩微博时兴奋不已,没想到不到一年便对它意兴阑珊,有点想彻底关掉微博掉头而去了。这是因为对它认识越深,便发现它的缺点越多,甚至觉得它有点功不掩过。
太过沉迷,会让你和世界更加隔膜 在微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见”,也可以看到你认为荒谬绝伦的怪论;一个仅识“之”“无”的半文盲,可以对一个学富五车的名流嗤之以鼻,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可以对一个超级明星死劲吐槽。今天高兴了就成为你的粉丝,明天老娘不高兴就“取消关注”;关注与被关注的互动,主要不是由一个人的权力而是由于一个人的魅力。尽管有些人因社会地位或出镜机会而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很多平民也可以成为“微博达人”,甚至可能通过自己在微博上的“倾情演出”引来无数喝彩,通过自己的机智才华博得无数掌声。 总之,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比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大家有了更多的平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主动性。尽管微博有种种优点使你留恋,但它有更多的缺点让你生厌。 从一个读书人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微博最大的问题是:一个人假如长期逛微博的话,可能造成他思想的平面化,知识的碎片化,感觉的迟钝化。
造成思想平面化,是因为140字符的微博,只能“端出”观点,只能宣泄情绪,只能插科打诨,只能滑稽调笑,根本没有办法阐述任何一个严肃的观点,更别说对一个论点进行逻辑严谨的论证了,所以,在微博上见到最多的是“立场”和“表态”,你根本不可能专注于一个对象进行思考。 在微博上斗的是机智和敏捷,看哪个出言更迅速,看哪个说话更俏皮,人们不会在意你的思维是不是严密,也不太在乎你的说理是不是充分。微博上的争论有点像平时斗嘴,大家只图嘴巴一时痛快,语带机锋就会招来观众,说到极端就不愁没有掌声,因而,偏激常常被误认为“犀利”,尖刻更往往被当作“深刻”。 微博上知识的碎片化显而易见。微博传递的海量信息中,内容上是五花八门,形式上是零零碎碎,你刚才看到的是天上日蚀,转眼就可能看到日本地震,过一秒钟可能又是明星丑闻。这里时政评论、经济要闻、文化视点、感情八卦、海外奇谈、鬼魂迷信、小道消息、流言蜚语轮番轰炸……
你如果在微博上逛的时间长了,天上的事知道一半,人世的事无一不知。然而,这种情况套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熟知并非真知”。微博上获得的知识只能作为夸夸其谈的材料,只能当作炫耀“博学”的资本。且不说微博上的信息无法确定其真假,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为真,它们提供给我们的也是支离破碎的知识。
从微博上下来,吹起牛皮别人觉得你无所不知,到真正要用知识的时候你就一无所知。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扩展你的知识结构,反而会将你的知识完全“解构”; 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开拓你的胸襟,只在你的胸襟中填满垃圾废料。 要想成为一个有真知有学问的人,尤其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你的知识就必须系统化和条理化,古人说求学的要诀是“入门须正”,读书的要诀是循阶而上渐入渐深,不知门径终生是外行,信手翻书难以成学。正因为这样,清代一位学者说要学有所成,既要善记也要善忘——就是说要学会过滤掉许多无用的知识,使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变得很有条理。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年轻人沉湎于微博或成了微博控,和网络成瘾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它虚掷了你黄金般的青春,它养成了你为人的任性,它让你和世界更加隔膜。
我们不可能永远躲在虚拟世界里 现在微博成瘾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每天泡在微博上六七个小时,先由微博爱好者变成“微博达人”,再由“微博达人”变成“微博病人”,要不马上戒掉微博,最后就由“微博病人”变成“微博废人”。在微博上看到大量稀奇古怪的信息,有刺激性和娱乐性,在微博上可以找到“情投意合”的“知音”,发两句议论偶尔还能引起共鸣。 现实生活中被冷落的朋友,在微博世界里可能被热捧,微博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有效”途径,这容易使他在喜爱微博——依赖微博——沉迷微博的路上越滑越深,一回到真实世界就烦躁不安,一打开书本就魂飞天外,一干正事就注意力失控。
微博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原样复制,你在微博中骂人可以不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骂人就可能挨拳头;你在微博上走极端可能有人喝彩,在社会上走极端必定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你可能像那个童话中的孩子,只想呆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温暖的春天,不想再回到日常世界面对生活的风雨。
我们不可能永远躲在虚拟世界里,就像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天上宫阙中一样,现实世界的确非常残酷,但现实世界的确非常真实。在这里,成功了可以开怀大笑,失败了也不妨抱头痛哭;在这里,干得出色你能听到噼噼叭叭的掌声,有了成绩你可以得到现实的回报。虚拟世界里的捧场是不能充饥的画饼,微博上的恭维又岂能当真? 朋友,不能只在微博上找感觉,回到现实世界来拼搏吧!
如果你厌倦了,不妨暂时离开
写博客六七年, 偷 懒成我这样,加起来居然也已经有了数百篇文章几十万字。博客上的朋友却是越来越少。各种社交网站带走了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这两年也被各个门户网站的微博带走了。我左边的链接里全是一两年没有再更新过的朋友,不只是人走茶凉了,茶都干了,只剩下杯具还放在那里,估计大部分连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都忘记了。但我更喜欢这样,就像你一直在这里,忽然之间拥来一批人,和你干着一样的事,忽然他们又都走了,这里并不冷清,但周围不再纷杂。
微博的世界里一切都太快 最近一年来我经受着一种奇怪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问我“你有没有微博?”,然后便是诧异的追问:“你为什么不用?”这其实是个毫无道理的问题,仿佛我因此变成了一个“过时的人”。但直接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用?”似乎显得很无礼,所以我通常总是另外找个理由来推脱。其实我开过几天微博,后来觉得不适合,便把账号关了。 在开了大概一个星期以后,我觉得自身发生了变化,首先情不自禁地老要去看看有了多少转发,新加了多少粉丝;我说了一句话,多少人在夸我,多少人在骂我,这个骂我的是带V的,他是哪路的。啊,这发生了一个悲剧,看着挺惨的,转发一个谴责两句,这符合大众对我的期望,我应该是嫉恶如仇的嘛!哟,漂亮姑娘发我私信了,我去多翻两页挖挖人家的生活照。这里有个朋友让我转转他的新书,刚出版了……
是的,写下这些我心里特别舒坦。我是一个虚荣的人,有时候甚至还虚伪,由于我得到的越来越多,所以也可以假装越来越不虚荣,因为有了一些真荣。但我的内心还是虚荣的。不出席所有颁奖、不去各种上流场合,其实是另外一种虚荣,并不是淡泊。
出名变得更容易,却也容易被遗忘 博客写了好几年,现在我已经不再会被评论和期待所干 扰了。开了几天的微博,我陷入了一种意淫的豪迈。当然,也许就我一个人这样。可能其他人都是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虚怀若谷德艺双馨,心里也没有我那样的小九九八十一。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影响到了我,甚至也许还会影响到我写文章,我就关闭了它。不过如果你不是一个写作者,我觉得这真是一个调剂生活的好工具,在上面都可以有每一个更好的自己。 微博改变了资讯传播的形式和速度,让一切屏蔽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困难,事实上,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而有些产品让传播变得更加麻利。我有一个小马甲,每天看着有了什么样的资讯发生了什么样的 新闻 ,其实和以前没区别,但是更省事。
虽然有更多的丑恶曝光,但事情也过去得更快了,看报纸的时候,过一两个月我还能看见追踪报道、深度报道。那时我还上初中,觉得丑恶如果被发现,都要被晒好几个月,后来12年前上论坛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事我不知道,到现在上微博,知道得更多了,但只要事不够惨,上午的事儿下午就得靠搜索才能找着了。
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东西的结果,其实并不是不同人的改变,而只是同类人的聚集。在我的微博马甲里,你觉得这个政府糟透了,时日不多。在别人的微博马甲里,你觉得生活挺安逸的,一切都好。所以,你所关注的一切,就是你所看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更新得越来越快,你都来不及下载。
找到一个地方喘息,放空自己的心
每回到出席活动, 结束后, 总惯跟朋友们说句:“再见了!微博见!”大家笑笑, 道别转身。其后过不了三五小时,果然,对方的微博上通常会出现照片或文字,抒发一下关乎活动的感想或信息,朋友们看了,自会回应,于是等于把活动延伸到虚拟空间, party is not yet over, 继续谈,继续玩,继续笑。
“微博见”或已变成许多人的口头禅了。微博与现实,不离不弃,现实不见微博见,微博见完现实见,纠缠不清到这地步,其实已难再说哪是微博哪是现实。微博是现实的数码版,现实是微博的血肉版,或已没有必要也没可能分清。 走出宅了很久的房间,深呼吸感受阳光的味道 然而,对我来说,“微博见”抑或“现实见”终究是个小小的问号。在没上微博以前,每隔一段时间跟几位台湾写作朋友通个电邮或电话,互道近况,扯杂闲聊几句,因有距离,意犹未尽,待到我去台湾或他们来港时总会约个地方碰碰面,好好地大聊特聊。 可是在大家都上微博的年代里,大家每天从早到晚“微博见”,透过文字或照片甚至视频,互相紧密掌握近况动态。对方在做什么,出哪场演讲,谈的是什么题目听众反应是热是淡;对方昨晚吃了什么好肉好菜,喝了什么好酒,同桌宾客食客有谁。
对方心情是好是坏,体形变化是肥是瘦, 有没有生病或旅游……所有去向皆在网上显现,按个键便看得到了,连电话或电邮都不必通了,那么,等到我去了台湾,便隐隐觉得不再像昔日般有见面的迫切性或心理冲动。
而众多围观的粉丝更像是一群热心的观众,一个巨大party(社交聚会)的参与者,大家一起分享高兴与悲伤,一起狂欢或是宣泄不满,但最终没能走进彼此的内心,热闹过后,各自孤独。 不如,让自己的视线离开电脑,让手机也好好休息一下,尝试着走出宅了很久的房间,深深呼吸,闻一闻阳光的香味,然后给很久没有联系的老友打个电话,一起寻找隐藏在城市小巷里的美味,一起聊一聊最近过得好不好。
太恐怖了,世界末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