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
广电总局要求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管理 老人领喜糖跌倒去世家属索赔新人 网曝女生家有白事凌晨跪求宿管开门
渠道为王的年代早已过去,互联网媒体的诞生从不同程度毁灭了中国存在多年的传统媒体,经高高在上的渠道内容供应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媒体尽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并向这一方向迈进,然而固有的传统和理念仍然在内容上束缚着他们。
以下是全文:
互联网媒体的诞生从不同程度毁灭了中国存在多年的传统媒体,在今天的互联网媒体战场上,你会惊奇的发现,曾经高高在上的渠道内容供应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媒体尽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并向这一方向迈进,然而固有的传统和理念仍然在内容上束缚着他们。
若干年前中国有句话,叫做“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这种破除一切的思想难免有些极端,但是用在今天的互联网媒体下并不算夸张。
传统媒体的写作方式和审核方式导致可读性变差
曾经作为一个媒体人,如今作为一个网站运营者,笔者越发感觉到一些报道写的空有其表,连华而不实也算不上。无论多么吸引人的标题,内容往往都是数据和官方说辞的堆砌。至于观点,往往是三两个人不同角度的说辞,如果读者稍微用心看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早已经在个人博客、微博上表达出来。
这样的报道即使放在互联网上传播,仍然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和可读性的。
曾经供职的一家报社曾经对内容提出过明确的要求:1、题目要新颖2、每一个小标题中必须有若干数据3、必须采访三个人以上4、至少分为三段。如此云云,所以每篇稿子出来之后几乎是千篇一律。笔者不知道这些东西放在网上究竟会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鄙视。
如果把这种内容提供者誉为“专家”,那么那些能够自由抒发想法和提供新观点的普通人,也算是知名的“草根”。所谓的“草根”,不过是一种自我调侃的说法,社会其实时时刻刻都需要百家争鸣,互联网媒体提供了一个内容发布平台,让一批研究探讨能力不输官方“专家”的评论、观点出现。
传统媒体同样作为内容供应商,还会涉及到内容审核的问题。以平面媒体为例,在选题、写作、采访、审稿、校对、刊发这一些列过程之后,同样和不同的观点早已经充斥整个网络。在速度方面,传统媒体是不占据任何优势的。
资格论
渠道为王的年代早已过去。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电视台、电台数量是很有限的,报纸虽然众多,但发行的范围也比较固定,因此上不牵涉到太大的行业竞争。加上媒体行业本身就具有官方性质,曾经的“无冕之王”多半是因此而来——话语权,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
如今的话语权已经不再是一个证件能决定的,君不见多少高官落马只是因为一个微博?
所以“资格论”是导致战争的一个原因,也是互联网媒体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究竟有没有资格向社会大众传播观点?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需要回答了,毕竟国家的法律中还有一条是公民有言论自由的。你说是传播就是传播,关键是有人听。
传统媒体的渠道培养了中国人多年来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度也是一种培养。举个例子:大街上发传单的和卖报纸的其实是同样的行为,就算是同样的一条 新闻 ,如果你先看到传单,会相信吗?再看到报纸呢?这就是被媒体渠道所培养出来的一种阅读心理和认知心理。
当然,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这种事情正在发生转变,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这个方向大概是:门户网站——小道消息——电视——报纸(杂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的自由撰稿人在网上开辟专栏了。
媒体人的范畴很宽
两年前有人告诉我,未来中国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专家。我对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屑一顾。毕竟还年轻,看事情还不长远。两天前有人告诉我,一个门户网站邀请他去做采访,而他只不过是一个网络博客的经营人,他的观点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行业。
其实我早就相信了这一点了。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也分析过了传统媒体之所以还能生存的原因: 新闻 总署的批复资质,记者证的特权,负 面舆论压力的制造者。如此而已。但是在行业方面,传统媒体没有什么优势(一些专业的产业媒体除外)。比如说互联网方面,无论是电商,还是搜索,各个行业都形成了权威的门户。近年来,易观国际、艾瑞咨询、中投顾问这些资讯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替了政府部门的职能。
又想做好节目,又想吃流量,又怕上面问责影响结婚率,又怕嘉宾因舆论压力把事情搞大,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把责任推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