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现在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已经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数千年,这些问题却是被1963 年拍摄的《欢乐今霄 》里的一首歌推上了风口浪尖,这首名为“Kids”的歌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为何就不能像我们一样做到面面俱到呢?”趋势网小编将跟随拉里·马吉德为小伙伴们正名。
网络欺凌:使用E-mail、即时消息、聊天 室、网页、手机,或者其它形式的信息技术故意骚扰、恐吓和胁迫某人的行为。
《欢乐今宵》也带火了“Telephone Hour”这首歌,歌中描述了年轻人对彼此爱 情 生活的八卦情节,歌中至少有两处影射到了早期青少年的网络欺凌现象。
如果这部电影在当代上映,“Telephone Hour”很可能会反映孩子们发短信、 使用Facebook和包括Instagra m、Snapchat还有Ask.fm在内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等现象,并且借此,孩子们可以得到一些具体到难以启齿的问题的答案。不论如何,歌曲的主题都是不变的,那就是:成年人为年轻的一代担忧。
通过进一步了解近期其他的电影,拉里 · 马吉德认为“孩子们并无多大问题”。
吴柳芳为占用公共资源致歉 警方通报派出所人员殴打小学生 贫困生一年旅游20多地引争议
这一结论是通过一系列调查得出来的,其中包括最近一份由皮尤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伯克曼中心合作研究的关于青少年和隐私的调查报告,以及今年年初由儿童犯罪研究中心David Finkelhor 出版的研究文件。
在过去几个星期里,皮尤研究中心和伯克曼中心合作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青少年想要学会如何管理他们的网络隐私。但让人们惊奇的是,他们向父母和同龄人征求意见的百分比是几乎持平的(41%和42%)。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青少年都能懂得一两件和隐私相关的事情,并且利用自己的小聪明、观察和所掌握的知识来体验管理菜单和社交网站及其他应用程序的设定,借此来管理自己在网络及社会媒体的隐私。
在使用Facebook的青少年中,有60%称他们的头像是禁止公开的,25%对头像设置了部分隐私权限,14%将其公开。其余的则表示“不知道”。该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阿曼达 • 伦哈特说“因此,在Facebook中青少年用户的头像有85%是禁止对外开放或是部分设置权限的”。
调查还发现,有82%的美国青少年拥有一部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其中71%下载过应用程序。超过一半的人(51%)出于隐私考虑没有安装部分应用程序,并且有 26%的青少年卸载了那些应用程序,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应用程序会收集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共享的个人信息。
然而,这些和校园暴力还有网络欺凌有什么关系呢?拉里 · 马吉德一直在关注校园暴力和网络欺凌的发生率,诸如此类的事情是否会一直发生呢?然而,Finkelhor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暴力事件和"同侪受害"的发生率实际上是在下降的。
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有关危害青少年的调查中显示,在 2003 年至 2011年年间,学校财产损坏率下降了 22%。在全国范围内,1992 年至 2010年年间,12 到 18 岁之间与学校有关的暴力欺凌事件减少了 74 %。
而青少年的网络欺凌或被在线骚扰确实是由 2000年的6%增长到了2010 年的11%,但这一数据仍然远低于很多人对此的估算,并且此类事件也还远达不到流行的程度。正如Finkelhor所说,"我们可以将在线骚扰事件的增多简单地看作是电子媒体利用率增加的一种负 面形式”。也就是说,孩子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并且扩大了了社会交往,从而带来了负 面的影响。
至于有多少孩子通过网络被欺凌或欺凌其他人,就要取决于人们对这个词的定义了。
Russell A. Sabella, Justin W. Patchin 和Sameer Hinduja 的论文中指出“网络欺凌这一现象既神秘又现实”,他们指出“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引用了很是宽泛的定义,包括任何人们可能经历的网络侵犯。而其他人则专注于特定类型的网络伤害,如对一个人的侮辱及人身安全的威胁”。
他们根据研究指出,有 4%到 20%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曾经在网上欺凌过其他人,但若是观察相对的那个数值高的百分比就会发现,有80%的孩子没有在网络上欺凌过其他人。成年人应当铭记于心,校园暴力和网络欺凌现象并不会一直发生并且也不会是一种“常态”,因为“常态”意味着事情发生的可行性,我们一定要提醒年轻人,欺凌既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回到《欢度今宵》里的那首歌,今天的年轻人在各方面确实是不够完美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青少年能够与彼此相处融洽,他们甚至会比一些教给他们信用的成年人还要注意自己的隐私。
趋势网注: 拉里 · 马吉德担任由Facebook集资的非盈利互联网安全组织ConnectSafely.org的联合主任。
大公司招聘很严格的,发布招聘也不是随便发,而且不是谁都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