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全国专车第一案,私家车车主通过专车软件载客被执法人员认定为非法运营,车主告了开出罚单的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专车是近年来的新鲜事物,专车与出租车、专车与现有法规、专车软件运营商之间等存在各方博弈。近日滴滴快的还拟出了互联网专车标准文件。
14岁男孩电梯内捂嘴猥亵女童被拘 员工曝高校食堂使用过期食材被开除 引导失误致冠军变亚军痛失21万奖金
今年1月,使用专车软件在济南西客站送客的陈超,被执法人员认定为非法运营,罚款两万。陈超对开出罚单的济南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提起诉讼,目前正在等待受理。这起诉讼成为全国“专车第一案”。(3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可以肯定,官司的审理过程、最终结果,不但决定着当前法律对专车的态度,也影响着公众对专车的认识、专车公司未来的发展策略及全国范围内的专车司机们的生计和未来。
以私家车身份参与载客运营的车辆,确有“黑车”之嫌,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款予以禁止和处罚。但与此同时,专车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办法摆脱“黑车”身份,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要求司机把自己的专车挂靠在当地汽车租赁公司的名下来开展业务。而一些地方政府,也默认了专车公司的这种做法,对专车司机奉行“网开一面”的态度。
这正好说明了当前国家在法律、政策上对专车态度的模糊与不明朗。专车属于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法律制度势必会有一定的滞后性,管理上往往找不到依据,只能借用旧的法律条款。
在我看来,最终应该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专车的去留。如果专车一直处于法律与政策的模糊地带而无法获得合法身份,类似的矛盾、冲突和官司只会越来越多。因此,不管济南的这起官司最终结果如何,它都应该引起从政府到社会的广泛反思。
国内最大的两家打车软件合并后,滴滴快的出台了互联网专车标准(《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但这一文件遭到交通部门否定,称其为非官方版。
这一“标准”从车辆准入、驾驶员准入、车辆安全监管等方面对“专车”运营进行了规范。车辆准入标准中要求,车龄需在五年以内,且均需知名品牌的中高端车型。驾驶员准入的硬性标准则包括:驾驶员具备三年以上驾龄;入职前必须通过培训与考试等。
针对安全问题,“标准”提出先行赔付,除车辆基本的交强险及商业险外,设立理赔基金,对在体验专车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该基金先行给付赔偿。
据快的“一号专车”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的“标准”在两家合并以前就在内部执行。“这本来就是我们内部管理的规则。”他表示,这个标准不是交通部门的管理办法,也没有与官方沟通过。“如果政府出台了标准,高于我们制定的,我们当然会就高标准执行。”
昨日,记者就这一“标准”询问交通部门,交通部门表示,这是企业自发的管理规范,并非官方制定,也不能作为行业的行政管理办法。
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曾说,“‘专车’服务新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但他同时提示,任何运营服务都要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规范“专车”运营的标准,各地将据此制定地方标准。
附《互联网专车服务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
车辆
具备国家规定的安全行驶条件,行驶手续齐全。
具备交通责任强制险、车辆保险和司乘保障。
车龄五年以内,且均为知名品牌的中高端车型。
通过互联网和GPS定位等技术手段,对车辆全程实时监管。
每行驶达到5000公里,进行安全监测和车辆维修保养。
驾驶员
三年以上驾龄。
无犯罪记录。
入职前经过培训与考试等。
监管驾驶员服务记录、服务态度、连续工作时间等
乘客安全
通过互联网和GPS等技术手段,对专车服务和车辆行驶轨迹进行全程监管。
对特殊乘客如疾病、残疾、孕妇、幼儿等,制定特殊服务标准。
建立全面、合理、合法的应急处理预案。
为乘客提供完善的保险体系,除车辆基本交强险及商业险外,设立百万级理赔基金。
先行赔付保障机制,对在体验专车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该基金先行给付赔偿。
有钱人就是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