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中国科研工作者已经运用3D打印技术为在太空漫步的宇航员制造了更安全的太空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科研中心使用3D打印机将通风管及连接管的法兰运用在航天舱外活动服上,根据中国航天 新闻 网最新报道。
通风管及连接管的法兰整体上能提高太空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能更有效地制造出来。报道称科研工作者也将使用3D技术来制造宇航服的更多零部件。
这项技术已经被中国航天院科研训练中心认可。
中国计划在2016年发射其第二个轨道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旨在2022年左右将永久性载人航天站投入使用。
中国宇航员有三类太空服:舱内太空服,舱内夹克以及舱外活动太空服。
舱内太空服是用来以防万一宇宙飞船在发射期间和着陆时期带来的气压改变。
蓝色轻量级舱内夹克在正常飞行中使用,更便于(宇航员)在宇宙飞船或太空站工作。
舱外活动太空服是最复杂的,它为宇航员在太空漫步时提供生命支持系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已成功研制出多雷管金属3D打印机,使宇航员在太空仅用一台3D打印机来打印物品成为可能。
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王连峰(音译)指出3D打印技术适合制造(太空服上的)复杂结构和奇怪形状的零部件,例如火箭发动机的阀门。
“用传统方法来处理复杂零部件十分困难。”王连峰说道。例如,制造火箭发动机的一部分需要两组工作者花上两周以上的时间夜以继日轮班工作,但3D打印机完成相同工作仅需16个小时。
王连峰说中国的3D打印技术走在前沿。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多雷管金属3D打印机像一个灰色的箱子。
运用在太空的3D打印机原则上与常规的打印机相似,但它应该更小更轻便,也必须承受失重测试,王连峰说。
运用在太空的3D打印机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科研工作者也仍继续研制适合3D打印的材料以及提高3D打印设备的精确性,王连峰补充到。
还有什么不满足,这么好的职业,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