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东北这块丰水宝地自去年一季度断崖式下跌之后,到今天依然还在经济的寒冬中瑟瑟发抖。而解决东北的经济问题,不容忽视的是生育率。 那么东北经济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呢?
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6年1-9月东北地区同比下降了30.1%,对比起其他地区,东部地区7.1%、中部地区5.8%和西部地区2.5%的同比涨幅来看,东北地区可谓是落下一大截。再看1-9月房地产开发的情况,全国的房地产同比名义增长5.8%,扣除东部地区3.6%、中部地区10.9%和西部地区6.3%的同比增长,东北地区仅贡献了0.2%的增长。 因为东北地区的情况,在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重工业地区的推进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和《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在会议中他指出振兴东北要稳增长和保民生,保就业保民生。政策和财政资金向促进就业和保障养老金支付倾斜,兜牢民生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保民生、保就业?首先得有人口和劳动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5全国年均人口增长率0.5%,而东北地区同期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及一半。 笔者认为,造成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大量的人口外流,二是长期的低生育率。
以辽宁省为例,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同比增长0.67%,对全国同期增长率5.84%的贡献微不足道。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5年内(截止2015)人口增幅最少的省份排名中,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分别排在前三位。从流动人口分布区域来看,2015年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比例仅占8.7%,对比起东部地区同期的74.7%和西部地区同期的16.6%,占比十分之小。 笔者认为,解决东北的人口问题和走出东北的经济寒冬是同步的。劳动力外迁导致经济下滑,因为经济下滑所以劳动力外迁,这两者互为因果。而解决东北的困境一方面政策上鼓励生育,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制造业的先天优势来推进发展,留住人口。
母广才满院子的木匠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