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10月24至27日,中共党内将在位于北京西长安街上号称中国最神秘的京西宾馆召开六中全会。这次会议,包括西方在内,世界各国都愈来愈关注中共的类似动作,将之视为洞察中国未来的机会。然而,在香港,它似乎仍未引起港人任何的兴趣—中共的任何变化都似乎与己无关。
中港咫尺间 港人对内地认识少
这种隔膜,在近年愈加深沉;在不少港人眼中,认为中共党旗的「鲜红」似乎皆由国人之鲜血染成,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六四,无数的历史事件冲击着上一辈港人对中共的态度。但即便如此,上一辈港人不少还是对中国有一种天然情感与天然连结。
不过,香港回归后,自2003年的23条立法到李旺阳事件、由反国民教育运动再到雨伞运动,为数不少的新一代港人对中国大陆的印象,不断变坏,甚至出现与己无关的态度。
无论是视中共为洪水猛兽,还是视中共为复兴中国希望的港人,对中共的理解与认知都不多。问题是,港人是否再愿意认真的去面对与理解中共?
唇齿相依现实难动摇
大陆香港唇齿相依,无论从地理还是经济上从来就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此一客观事实本是老调,但在如今香港的政治语境下,却又不得不一再重谈,不得不提醒。曾经,香港在港英殖民政府治下成为一个汇聚中西、连接内外的商业贸易甚至思想文化交流中心,香港的包容性不仅令它本身成为「东方之珠」,而且更重要是它成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桥梁,使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港隔膜 多方有责
中国大陆通过香港获取西方工业文明的政经信息乃至社会思潮,而外界也得以从香港这个信息集散地获取内地的准确情报数据。及至1949年中共建政,因为意识形态的隔绝,中港之间的联系一度处于低潮,但现实的「脐带」却从未隔绝,中国大陆的政治运动每每波及香港。客观事实就是,香港的命运起伏与中国大陆彼此相连,难以独善其身。
香港新一代在成长中面对的,是中港对比转型大背景,面对的是现实生活压力骤升——而自2008年始的「双非孕妇」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争议中,香港特区政府不作为、广东省政府作壁上观令中港矛盾一再激化;而从23条立法,再到国民教育以及雨伞运动,诸多矛盾的因由,往往都出现在「一国两制」的具体操作上,而其中香港政府的工作方式、中联办的「联系人」角色、一些建制派中人的唯唯诺诺,以及一些泛民主派人士的危言耸听,都成为港人与中国隔阂愈深的原因。
港应直视内地 毋须仰视俯视
对于香港来说,她与大陆的地理距离是如此之近,但在真实的心理距离上却差之千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错位」。即便是视内地为对手、敌人,亦需静下心,深刻地研究和了解对方。惟有基于一种理性客观的认识,不管今天彼此所持政治态度若何,都不会显得盲从与情绪化。面对共产党治下的中国大陆,香港当然不可妄自菲薄的仰视,也不宜心高气傲的俯视。直视,才是港人最好的态度。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郝健与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