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微信)讯:2016已近尾声,蓦然回首,我们曾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噩耗”的降临:阎肃、杨绛、陈忠实、梅葆玖……一位又一位享誉全球的文艺巨匠, 不辞而别,如流星划过夜空。
然大师纵已逝,留下的连串艺海遗珠,留下的无数传奇故事,将永远熠熠生辉。
闫肃:忠魂陨落情长存,一片丹心向阳开
2016年2月12日, 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逝世。“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的他, 有着深至骨髓的文艺信念:“ 我是部队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1930年5月出生的阎肃, 1953年入党、参军, 是全军兵龄最长的老兵之一。一个多甲子的军旅生涯中,阎肃执笔为枪, 以一个士兵的激 情,唱红岩、赞蓝天, 吟金戈铁马、颂战地黄花, 在历史坐标中, 将个人音符融入时代旋律, 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梅葆玖:贵妃转身成绝响,世间再无“梅玖爷”
2016年4月25日, 京剧梅派艺术传人梅葆玖与世长辞, 享年82岁。一生只为一事来, 他把生命中的70年, 都献给了京剧传承。
1934年出生于上海思南路梅宅的梅葆玖, 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子。10岁学艺, 13岁登台, 18岁与父亲同台演出, 梅葆玖成为唯一继承衣钵的本家亲传之人。梅派艺术杂糅百家,又自成门户。梅葆玖让《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名篇熠熠生辉。舞台之上, 他是扛起百年大旗的梅派传人;脱下行头, 他是晚辈心中“低调谦逊、平易近人”的玖爷, 他经常说:“ 别叫我大师,一叫大师, 咱们距离就远了。”
陈忠实:宠辱忧欢皆逝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2016年4月29日, 黄土地作家悄然疾终, 享年74岁。这位长安君子, 魂归故土白鹿原。
1942年6月生于西安东郊白鹿原的陈忠实在乡村度过了童年、青年, 成为专职作家后,他又抱着铺盖卷回归乡下祖屋,“离城市远一点, 才能继续回嚼和提炼我的农村生活, 并形成自己的作品。” 《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这首白居易的词是陈忠实的生前之爱。晚年他在散文中写道:“还有什么龌龊能淹没脏污这个以白鹿命名的原呢, 断定不会有。”
李世济:“世济绝响”如梦渺,“程韵长新”梨园情
2016年5月8日, “程派”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驾鹤西去, 享年83岁。那个“特别”的薛湘灵, 终于“不恋逝水、早悟兰因”, 空留梨园呜声咽咽。
1933年生于苏州的她, 5岁学唱《女起解》, 12岁拜程砚秋为义父学演青衣。她博采众长, 曾先后受教于梅兰芳、赵桐珊等名家, 深得马连良、谭富英等大家提携呵护, 博得“小程砚秋”美名。李世济以毕生精力解读程派精妙, 却并未亦步亦趋, 开创了女性声音的独特表达, 展现出“快而不乱、慢而不散的雅致。”
杨绛:陶然治学淡生死,“著作等心”终团圆
2016年5月25日, 杨绛先生诀别人世, 享年105岁。一方高贵、生动而赤诚的灵魂, 终在天国与家人团圆。
隐于世事喧哗之外专心治学。她译制了《吉尔·布拉斯》《小癞子》等多部世界名著,47岁重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 被誉为“文学翻译界的典范”。著《洗澡》《我们仨》, 她行文克制而平静, 潜藏鞭策与狡黠, 亦如其女儿钱瑗之言:“妈妈的散文像清茶, 一道道加水, 还是芳香沁人。”杨绛先生以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淡看身死寂灭,笃信灵魂不灭:“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
庄奴:吟风弄月歌三千,天堂又见炊烟起
2016年10月11日,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在重庆挥别人间,享年95岁。这位“与时间赛跑的老人”,在诗情画意中离开世界,不哀号、不伤悲。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庄奴,一生写就3000多首词作。《又见炊烟》《小城故事》等风靡全球的作品,字里行间透出的温暖干净,如出水芙蓉般清新淡雅。轻盈的文字背后,是沉重的生活跌宕。抗日战争期间,庄奴弃笔从戎,改名“黄河”;1949年迁居台湾后,近40年未归故土……庄奴如今安歇山城。天堂又见炊烟起,人已逝,歌犹在。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郝健与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