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讯:[趋势网特约作者 吴秋婷]
在昨天各大电商的促销口号吼得震天响的同时,消费者则感到迷茫甚至愤怒:为什么大批商品的价格在一夜之间坐上过山车、暴涨暴跌?为什么家电的价格前后台不一致、刚下单就回涨?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来自一淘的实时监控数据显示,在昨天参与混战的六大电商、共11.7万余件大家电商品中,实际降价只有5000多件,总占比仅4.2%。
为什么大批商品价格一夜之间暴涨暴跌?
网友@Halfdevil发布微博称,他在一个月前在一家电商购买了一款KFR-26W型号的格力空调,花费2819元;而今天却标价3340元,还标示“已优惠300元”。
为什么家电价格前后台不一致、刚下单就回涨?
网友@挑灯看剑1982表示,以三星彩电 PS51E450A1为例,标价4188元,下单变成4698元。
为什么网友还没下手秒杀,商品状态就“缺货”?
多位网友发现,在这场所谓的“你低我更低”口水大战中,当苏宁把价格改为1元,京东迅速改为0元,并把商品设为“缺货”。苏宁马上也改为“缺货”。记者实际体验发现,以在空调类比价排行榜中位列前两位的GREE/格力72LW/(72568)FNCG-3 3匹立柜式冷暖空调及大金FVXB360LC-W 2.5匹立柜式冷暖空调为例,除易迅外,库巴、京东、苏宁三家通通缺货,而在电视、冰箱等榜单中,记者也发现超过半数的商品出现缺货情况。难怪有网友会表示,“网页打不开,即使打开了也缺货,洗洗睡吧!”
为什么打完折扣,商品价格还是跟前几天一样?
来自一淘网的数据显示,几大巨头几乎都连夜上调商品价格。京东在15日零点调价商品数为195种,占比1.22%,总金额达114147元,调价商品平均幅度为19.54%;库巴紧随其后,其调价商品平均幅度为10.54%;而国美、当当、苏宁和易讯的调价商品平均幅度为6%—9%。
“京东商城的一款松下液晶智能3D网络电视在13、14日零点都是12999元,但在15日零点一夜之间变为了20999元。”一淘的数据监控人员称,这在业内已是惯用猫腻。
全网最低!史无前例!价格屠夫!零利风暴!在这些震耳欲聋的口号中,真正降价的商品究竟有多少?答案低得令人沮丧:仅4.2%。
一淘网价格显示,8月15日当天共监测全网6大B2C商家网购大家电商品11.7万余件。其中仅有5000多件商品价格有所下降,总占比仅4.2%。在宣布参加价格战的商家中,国美电器官网的降价商品比例达到了16.6%,其他各家均更低。
为什么很多商品“一小时一个价”?
京东商城的夏普(SHARP)LCD-32LX330A 32英寸高清液晶电视的价格从2699元上升至4099元,但在15日9点以后,这个商品开始价格又从4099降至2399,随后又再次下降至 2288元,然后又涨到4099,来来回回这个商品在短短4个小时里价格就变化了四五次。 据了解,在15日当天的价格战中,有超过2000件商品当天的平均价格变化次数超过5次,令茫然的消费者眼花缭乱。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下午,易迅网CEO卜广齐在一个半小时内连发3条微博,痛斥这场价格战为一场营销骗局。“京东和苏宁易购上相同产品很少,消费者根本无法比价。”
卜广齐透露,各家喊出的所谓“零毛利”其实就是噱头。“比如一台彩电进货价1000元,电商卖1100元,但除了100元的利润外,厂商会按行业规则返给电商进货价的5到7个点。即便后者以进价1000元销售,依然可以赚70元。”
【分析】谁先认输?牺牲者或已不远
在这场疯狂的烧钱竞赛背后,京东和美苏图的究竟是什么?
卜广齐毫不客气地质疑称,从本质来看,这次的炒作完全是营销骗局,是“京东和苏宁在资本市场上相互攻击对方无法顺利融资的行为”。
但更多的业者对这样的玩法感到厌倦。“道理很简单,这样畸形拼价的结果无论谁胜谁负,长期看会消灭竞争而不是促进竞争,而任何消灭竞争的可能都是消费者应该警惕的。 ”易凯资本CEO王冉说。
“扬言更猛烈价格战的电商不过是推广的噱头。我推测的理由是多数电商资本金快烧光了,而靠商家和供应商的钱支撑巨亏是危险的游戏,一场商家和供应商的挤兑就令企业瞬间破产。”李国庆几天前公开向媒体表示,他不看好任何一家竞争对手能靠烧钱撑到最后。
请假“抢”家电碰壁看中的大多“没货”
昨天,京东与苏宁之间的“价格战”打响。然而记者从不少“守候”准备血拼的市民处获悉,“价格战”如同一场烟雾弹,网友对这种行为非常反感,不仅指责电商“出尔反尔”,甚至有人喊出了“抵制京东”的口号。
“等了一上午我明白了,自己被彻底忽悠了。”家住永泰路的市民叶华很郁闷:原本计划好趁京东和苏宁打“价格战”购入多款大家电,结果看中的好几款都显示“没货”。今年27岁的叶华准备11月结婚,房子正在装修,原本近期准备采购家电的他听说京东和苏宁打起 “价格战”,特意做足准备“抢”家电:“单位不能上购物网站,我还请了一天假呆在家里买东西。 ”
之前,叶华还专门前往几家电器卖场看了自己想要的家电型号,抄了价格,在网银里充足钱,然而等他上网准备“坐收渔翁之利”时,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几款商品价格相差并不大,且大多数都显示“无货”。从叶华发给记者的多个链接发现,苏宁的价格略低于京东,但相差仅几元钱,还有多款商品价格相同。如一款索尼32英寸高清LED液晶电视,两家网站叫价都是3522元,均享受250元的节能补贴,不过记者发现,两家网站商品均处于“缺货”状态。“浪费一天,一件没买到,被两个商家白相了一次。”叶华对于自己请假的行为颇为懊恼。
记者昨天走访部分市民还发现,原本看似“受益方”的消费者却表示愿做“和事佬”,希望这些电商之间不要打价格战。“家用电器毕竟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品质要好,售后服务要好,哪怕贵几百元也值得的。”记者在成山路上一家苏宁电器遇到市民蒋新兰,她认为电商之间打价格战,不断压低成本,商家只会从售后服务和商品质量上把钱赚回,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调查的事情,就算这个段子是假的,生活当中也处处在发生类似这样的真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