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网(微博)讯:《非诚勿扰》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讲述的是当代社会“剩男剩女”们相亲交友的情感故事,实际上就是一个以80后的情感速配为看点的娱乐节目,不同个体的婚恋观在其中进行碰撞。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中决选”和“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与否,亮灯通过,灭灯淘汰。
一、相亲节目的出现及发展
电视相亲节目非新生事物,《非诚勿扰》作为相亲类节目很明显不是最先登上电视荧屏的。早在1988年,山西电视台就开播了一档叫《电视红娘》的相亲节目。十年之后,《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等节目相继出现。但这些节目都很快惨淡收场。探其缘由,程序过于俗套,情节过于平淡,话题过于单一,可能都是影响观众观看兴趣的因素。这些相亲节目中,嘉宾、主持人都表现的中规中矩,涉及的问题多以兴趣、爱好为主,极少涉及金钱、收入。
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就已经将爱 情 这一主题直接搬上荧屏,由普通男女来充当节目主角,完成了“星本位”向“人本位”的转换,让百姓成了传媒的主体和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首开了大陆电视媒体婚恋节目之先河,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创下了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迹,掀起了一股"玫瑰狂潮"。
但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自上映以来,创造了一个“低成本制作,高回报,高关注度”的一个电视产品,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最新统计,《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 新闻 联播(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牢牢占据着全国卫视所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其收视率领先当周收视第二名将近180%,一再刷新省级卫视的最高收视记录,赞助商全年广告标底总额高达近4亿,令其他电视节目望其项背。
二、《非诚勿扰》何以成功
为什么那么多的观众喜欢看《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每个男嘉宾上场的时间大概就十分钟,匆匆而过,即使有的不如观众的眼,但是很快就换下一个人上来,而且台上还有24位漂亮的女嘉宾,饱饱眼福也不错,简单来说,观众也就是看个热闹,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这也符合现在的快餐文化。江苏卫视王培杰曾说过,节目的规则使得“对参加节目的女嘉宾来说,《非诚勿扰》是部连续剧,这一期没能找到心仪的对象,下一次可继续上台寻觅意中人;对男嘉宾来说,《非诚勿扰》则是一部系列剧(这种电视剧每集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面临的挑选形式都一样,但只有一次机会”。不管对嘉宾们来说《非诚勿扰》是连续剧还是系列剧,对于观众来说,《非诚勿扰》就像一部由各个小故事组成的情景悲喜剧。也有不少年轻人在节目中看到了自己,平时在外有着各种台前表演,回到家里看看同类人,敞开心扉笑一笑,也是一种消遣方式。更有甚者,有人在节目中看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转而走上舞台。另一些年轻人是来凑个热闹,添补点谈资。
在舞台上的表现其实也是一个个人公关的过程,女嘉宾如何在众人之间脱颖而出,男嘉宾在出场时就要被24位女嘉宾进行第一印象打分,能不能hold住在在场女嘉宾的第一眼,男嘉宾的着装和细节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由此看来,《非诚勿扰》的舞台不仅仅是相亲,也是一个销售自己的平台。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去参加《非诚勿扰》的原因之一吧。
三、《非诚勿扰》的主流价值判断
伴随着高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非诚勿扰》所引起的社会争议也源源不断,“宝马女”、“富二代”、“毒舌”等话题引起极大反响。《非诚勿扰》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产生了类似“闫凤娇”“马诺”等等众多被捧红的人。作为一个向大众公开的平台,很多人参加这一节目目的不是相亲,而是炒作自己。一位爱好骑自行车的男嘉宾问女嘉宾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马诺答:“我更喜欢在宝马里边哭。”马诺“雷人”的话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也加重了节目的炒作色彩。本应让人感到尴尬的场面,但由于主持人孟非的调控,使观众不会为嘉宾的雷人话语感到不适,即便以后某位嘉宾再次说出惊人之语,受众也会把它看作是正常的,达到了“脱敏”的效果。孟非的冷静,乐嘉的睿智,黄菡的温雅,女嘉宾们的麻辣语言以及不一样的男嘉宾们,碰撞在一起,颇有些意思,也折射出一个纷繁有趣的世界。就这样一档节目,有人听到80后的婚恋观,有人听到绯闻传说,有人听到睿智和思想,有人听到非议和争端。
的确是不乏有人通过《非诚勿扰》这一平台来炒作自己,但《非诚勿扰》这一节目本身的定位是真实、真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可能仅通过一档娱乐节目就可以滋养出来的。“拜金”也是一种社会现实,是一部分人的真实心态,节目中一些嘉宾的拜金言论媒体可以也应该表现和反映,但反映和表现不等于赞同和宣扬。当嘉宾抛出他们的非主流价值观时,主持人孟非和两位点评嘉宾乐嘉、黄菡均给予反驳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并且《非诚勿扰》这一节目并非仅仅反映了非主流价值观,也反映了主流价值观,比如嘉宾之间主流与非主流价值观的辩论、孝道等等。但有人却仅抓住了反映非主流价值观这一点不放。其实节目只是提供了一个展现与交流沟通的平台,反映各种价值观,然后让其论辩交锋,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从宝马、别墅到婆媳是否同住,一个个尖锐的现实话题的抛出,使得节目成为当下剩男剩女不同婚恋观、生活价值观以及个性的展示平台。轻松娱乐之余,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同时节目层次有所提升,也因此在收视观众构成上与其它同类型婚恋节目产生差异性。
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说过:谬误需要与真理得到同样的传播保证,只有在与谬误的交锋中,真理才能胜利。经典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改变人们的态度效果很弱。媒体只是反映了非主流价值观,假使即便是宣扬了非主流价值观,也不见得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上人们对嘉宾出位言论的批评、对节目的批评,这说明人们不会完全受媒体左右。
四、结语
孟非在主持《非诚勿扰》时,完全置身于嘉宾中, 并引导参与节目的25 位男女嘉宾自由发言,表达对他人的意见。由主持人引导而形成的观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80 后”、“90 后”的婚恋观,这些新颖的婚恋观和价值观不断刺激着观众。作为一个品牌,光看收视率,《非诚勿扰》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非诚勿扰》并非一个婚恋交友平台,观众仅仅把它当作一档娱乐节目来看,即使那些站在台上待嫁或想娶的也未必是真的奔着结婚去的,否则婚介所岂不是更靠谱。所谓娱乐至上,恋而不婚,这才是非诚勿扰。
早在2021年,媒体就报道过,陕西汉中某高校女生质疑学校收取宿舍空调租赁费,这样缴费不如自己买一台。四年了,还没解决,反而和毕业证挂钩了,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