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除干旱、洪涝、地震、虫灾雪灾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乡镇经济一直是个经常被"忽视"的基础市场元素。
被关注的同时,往往是因为各种灾难性 事件。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乡镇一直充当着默默无闻的巨大贡献者。一个贡献是向开放省市提供了巨大的廉价劳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则是以较高的成本极低的收入承担着我国的最基本生活物资来源。
移动互联网与三网融合的网络行业,已经被我国政府列为未来GDP的主要增长方式行业。至2010年春,我国的移动用户数过7亿,移动上网用户接近1.8亿,与互联网3.7亿的网民结构相比,我国的移动用户与上网用户,乡镇人口占据了绝大部分。
这与美国、日本、韩国的3G发展基础不同。美国、日韩的3G产业发展,是基于中高人群再向低端人群 发展.Iphone也好,IMOD也好,其用户群体起初多是白领与高校知识性群体。而在我国,白领与高校群体并不在手机上网用户结构中占据优势。
这就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发展在我国面临一个问题,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运营商、经销商都得面对的,就是智能型的移动互联网,该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2009年中国联通在推广IPHONE与中国电信推广天翼的不同策略上,已经很明显的把这问题矛盾的冲突现实的摆在了竞争面前。
而从天翼的用户扩展情况分析,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从下到上发展似乎更优于从上到下的策略。当拿着Iphone的地王楼王对IPHONE一无所知的时候,绅士风度表达出通信质量不好的态度,无疑是在说明,多数中高层人士对移动互联网并不感冒----或许他们能够接受未来的房地产规划中,将无线基站或者装修风格植入物联网概念,但要他们具体认识到手里一部智能终端给他们带来什么时,还显得很苍白。
那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乡镇人口,无论是流向城市的民工族、蚁族,还是待在家里的农奴,则是运营商等各产业链很必须务实面对的消费群体。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业务需要很清楚简单的告诉这方面群体,才有可能在改变他们生活质量上,刺激他们去消费,达到以点到面的市场营销效果
一、移动互联网的业务需要像他们现在手机上网看个 新闻 、下点猛料那么容易,并且费用不高。2元到40元的费用他们从不同层面上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升到100元以上消费应用,这些钱够在城市某一角落消费一场,在家供养儿女一个月了。
二、在城市的乡镇居民与在家乡的亲戚、同学使用移动互联网联系非常方便,性价比要比直接打电话要好,高昂的视频通话明显不是他们需要的,但分享一段视频、图片对于他们来说很值得,这流量费也愿意花----出门在外,时时报平安,中国人的心理情节。
三、在城市务工经商的乡镇居民,使用手机终端比去网吧更方便寻找到需要的工作、贸易、交友、游戏,去网吧只是因为电脑能够带来手机不能给的大屏幕体验或者其它刺激性体验
四、乡镇每个村、寨,使用移动互联网能够提高产品外销的机会,但成本不会提高。他们不用等在电视机面前等候农村市场指导 新闻 ,随时可以通过手机上网了解相关的行情,当然最好的,如果不用输入文字,拿着手机当话筒,对着手机说出需求,就能够得到相应的信息参考这个更好了。如果是非农产品,如旅游、第三方加工、贸易等,都以可靠、低廉的信息渠道完成。
这样,相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乡镇需要的网络。家电下乡电脑下乡不靠谱,远比不上买台空调、买辆摩托车实惠。
移动互联网的具体模式在我国会多样化、复杂化,但面对占据人口多数、移动用户多数的乡镇人口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用手指划动一个屏幕去体验炫,而是如何用手机实现一个经济来得实在"。 [来源:移动Labs]
代金券只能作为一种福利发放,而绝不能用于发工资,而发工资必须是法定货 币即人民币。